零下11℃
春风吹度六盘山
浙江爱心衣被运抵宁夏 本报记者千里追访
连日来,记者无论是在献爱心的杭州市民家里,还是在冰天雪地的宁夏,为接受爱心的宁夏困难群众赠送衣被,一直被奉献爱心的慷慨与接受爱心的激动感动着,也情不自禁地拉起了爱心的“红线”……
据自治区民政厅减灾救灾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浙江省有杭州、温州、嘉兴等地的爱心人士送来衣被近200万件,除近两天到的少数物资还在发放外,其他的物资均已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
镜头1
帮小焱炜圆梦
去年12月29日,宁夏银川。一大早天气真冷,记者穿着棉大衣腿还直打哆嗦,风呜呜地直往领子里灌,一摸,都是沙。记者来到银川火车站,在堆积如山的爱心物资中,想找出杭州某实验小学六一班学生胡焱炜捐的两件棉衣。
原来,小焱炜的父亲胡先生是杭州滨江区的一名机关干部,在给宁夏灾民和困难群众捐赠爱心物资时,胡先生捐了军用棉被和羽绒服等8件过冬衣被,而小焱炜,也要求捐两件棉衣。父子俩还留了个“心眼”:在装衣服时,写了张纸条,上有联系电话。如果有人打电话求助,他们就和求助者结对。
12月28日,胡先生得知本报记者要到宁夏送爱心物资,希望能帮他儿子找个结对助学的对象,如有可能的话,帮他们找到捐赠的衣物,送到对方家中。
在银川火车站站台,堆满了杭州发来的爱心物资。但由于大多数编织袋上没有写单位,记者在堆积如山的物资中,找了半小时也未翻到胡先生的东西,只好遗憾地离开火车站。
不过,东西虽没找到,记者却给他们找到了需要结对子的小朋友惠大吾,也算为小焱炜圆了一个梦。
镜头2
帮浙江小老板结对子
去年12月28日,家住杭州浦沿街道杨家墩社区的“小老板”俞金法,从本报上得知本报记者要到宁夏采访爱心物资捐赠现场,立即打电话找记者,希望帮他从宁夏找两个孩子结对,要求对方是学习成绩好、家庭条件艰苦的学生,他要在生活上学业上帮助他们。
俞金法小时候,因父母早逝,家庭贫寒,只念了5年书就辍学了。五年前,事业上已小有成就的他,先后拿出了30万元,资助了26个贫困学生。而他自己,至今还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下班。
昨天,在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在当地镇民政助理和村民的介绍下,记者找到了正在永宁中学读高三尖子班的学生韩金甲、韩金标两兄弟。
记者走进他们家,看到半间房间堆满了玉米芯,几个人缩在床上,因为盖一床被子太冷,大家穿着外衣睡觉。
在韩家,记者与俞金法联系后,他表示愿意先寄2000元生活费,尽力资助二兄弟完成学业。
镜头3
富宁村提前过年了
在永宁县闽宁镇富宁村,当地干旱严重,农作物不仅收成差,而且耕种成本高。为此,大部分村民只有外出打工谋生。
去年12月29日,是浙江温州的爱心物资在富宁村的发放日子,村民们像过年一样,奔走相告,纷纷来到村委会领衣被。但因数量有限,首批爱心物资,村里规定首先要发给有低保证的特困家庭一户一袋。
在富宁村三组,今年57岁的王世鹰,妻子周志英瘫痪在床已13年了,一家几个劳动力外出打工赚的钱,大都花在为周志英治病上。当天上午,王家分到了一编织袋共63件衣被,一家人像过年一样,男女老少每人试着穿捐来的衣服。
在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兴盛村,今年50岁的盲人寇嘎席是一位特困人员。他的妻子在6年前生下一子二女后,因病去世,留下双目失明的寇嘎席带着儿女,靠政府的救助金艰难地度日。当天上午,宁夏下了大雪,记者推开寇嘎席家的门,抖落的尘土扑面而来,屋内很暗,没有家具,寇嘎席一个人躺在炕上,盖着一条又破又旧的棉被。当记者将棉衣棉被送到他的床前时,感动得寇嘎席一定要爬下热炕,给“恩人”倒杯开水表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