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燕 本报通讯员 莫百明
从2005年12月14日起,本报就“渣土游击队”在杭州钱江新城乱倒建设垃圾现象,进行了专门的跟踪调查报道。通过本报与相关部门的努力,这些现象得到了暂时缓解。
不过,元旦放假休息,家住滨江区滨兴小区附近的莫先生却又被这些“游击队”给烦得睡不好觉:“趁管理部门这几天放假,一车车建筑垃圾又开始倒起来了,每天晚上要从8点多弄到凌晨一两点。”
在莫先生的指引下,记者看到在离四季大道和滨兴路的交叉口的人行道上,果然有一个个的“小山丘”,约50米长。小山丘高约1米,都是一些黑灰色的废砖块。
莫先生回忆,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半年多,都是一些安徽牌照的货车、三轮的柴油车,拉来建筑垃圾倒在大马路边。城管一趟趟地清理,而他们在夜幕的掩护下,一次次卷土重倒。当然也有被抓到罚款的,“这些人都是老油条,根本不怕。”
记者发现路边港湾式停靠站里的建筑垃圾特别多,而前面还设置了一排障碍物。
“他们还绕过障碍物倒?”
“是啊,以为设置了这些障碍物,他们会罢手,不料他们还从边上开进去倒,我们真拿他们没办法,出来说他们几句,他们还恶狠狠地要拔拳头。”莫先生无奈地说。
记者看到,几处建筑垃圾正是倒在居民进出的路口上,一位老人走到这里,望而却步,又走开了。“其他还有入口,就是要绕远路进来。”
莫先生说,一来,这些车半夜三更来这里倒建筑垃圾,扰着了居民;二来,钱江四桥也是进出杭州市区一个重要通道,外地客人路过,看到这些“小山丘”,对杭州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他希望大家能帮忙出出主意,尽快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