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每日新闻·大讲堂
3  4  
PDF 版
河清:全球化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个性
中国人的“世界情结”
现代化与“西方化”
中西文化两股道
坚守中国“国性”
全球化一定带来趋同性吗?
现场互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西文化两股道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曾说,中西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一开始价值取向就不一样,怎么走也走不到一块。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形态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形态,在秦始皇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长期处于一种“盘旋往复”的状态。这种社会形态用西方历史的概念,根本无法解释。他认为中国历史不存在封建社会,准确地说,是不存在西方式的“封建”形态。

  在我看来,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是极其显见的。这里仅说三点:

  首先,西方文化里有一个核心概念,一般叫“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这种“唯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特有的。在人类中心主义意义上,西方人豪迈地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而中国人说“天人合一”。从个人中心主义的角度,西方讲“天赋人权”,而中国讲社会协调的“人和”。西方是从个人出发,申张个人的价值和权利,而中国是从人的社会伦理关系出发讲“人和”,讲天时地利不如“人和”。中国人对个人的存在,总显得比较谦逊。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天地是旅舍,人不过是匆匆过客。

  第二点不同,是西方文化“尚武”,中国文化“尚文”。西方可谓“武化”,而中国才是真正的“文化”。美国学者亨廷顿曾说,在西方历史上战争是“常态”,和平是“非常态”。西方历史,是一部真正的战争编年史。西方在“武化”上优势,至今依然。跟西方各种战争乱纷纷的历史比起来,中国历史上的战乱算是很少了。除非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平时都崇尚“文治”。即使在诗歌上,也可以看到西方尚武中国尚文的差别。西方最早的荷马史诗,讲的都是英雄打仗的故事,讲特洛伊战争。西方中世纪的诗歌,也多为“武功诗”(chanson de geste)。而中国人的诗歌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人情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这么早就洋溢着多愁善感的人情。

  第三点不同,是中国长期大一统,西方是社会多元,长期分裂。西方形成民族国家是很晚近的事。“大一统”,对中国基本上是一件好事,而在西方文化里则是一种恶端。西语Totalitrisme,一般译为“极权主义”,其实应译为“大一统主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