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7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大罢工了,纽约人只好走路
让心灵亲近事物
失恋后,做个网络资本家
校园食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校园食事
  去外地出差,最开心的往往就是和一、二老同学聚一下,扯些陈谷子烂芝麻。有一次在北京,我和一个同寝室的姐妹在她供职的学校食堂一边吃饭一边“话说当年”,不禁回忆起母校的那两个食堂。“你知道吗?当初招生简章上我们学校河西食堂的照片真是太美了,所以我下决心报了第一志愿!”“ ME TOO !”

  当然,其实所有的新生入学后恐怕都会对河西食堂感到失望。虽轮廓丝毫不差,但照片上那优雅浪漫令人食指大动的气氛却完全被下课后可以想象的拥挤和难免的脏乱所替代。河东食堂也不例外。记得河东食堂的带鱼炸得很香,但比较咸,又想节约又想减肥的女生就往往中午买一份吃一半,晚餐就不买荤菜了。而河西食堂比较大,有卤菜部,素鸡做得特别好,心情好或者不忙的时候,就三五成群地结伴到离我们宿舍楼相对较远的河西去吃素鸡。但如专程去了,那天的素鸡却卖完了或特别小,就会有点不开心。

  因为学校在上海,食堂自然比较海派,许多外地同学吃不惯,就想出各种法子来。比如,四川、贵州的同学从家里带来一大罐一大罐的辣酱辣粉,拌在菜里吃。有时候思乡病犯了,不管是不是吃饭时间,就拿勺子大大地舀一勺往嘴里送;又比如,爱酸的在寝室备一瓶醋,不管打回什么菜,都浇上醋再吃。只不过,“吃醋”这词是很忌讳说的,于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变成了“吃忌讳”!

  有人特讨厌食堂的拥挤,往往过了吃饭时才去,理由是“买剩菜免了挑选的麻烦。”而人高马大的男生则往往凭借自己的天然优势,在食堂“怜香惜玉”,最后抱得美人归的也大有人在。例如我们宿舍的 “二姐夫”就是体育系的,一米八几的块头像座铁塔,有次八妹过生日,他负责在食堂把着窗口买菜,我们在旁边接应,把后面排队的同学等得够呛,但也无人敢有怨言,估计便是他的“模子”起了震慑作用吧。

  拿了奖学金或家教赚的钱,我们就去学校后门找家小食店打牙祭。记得有家店的小馄饨皮薄馅鲜,价格实惠,每次去吃都得等好久。而它隔壁是家小面馆,其辣肉面最便宜味道又不错,是嗜辣同学的最爱,一时间,“去后门吃辣肉面”成了小范围聚会的代名词。而像我这样吃不了辣的,则最钟爱“台湾风味”的过桥米线。那时候才两块钱一份,有鸡有虾有蛋有蔬菜,量足得一只小钢精锅都装不下,足够两个女生当晚饭的,“追捧”的 FANS 就很多,当然,那时候还不流行“粉丝”这个词呢。后来它涨了价,我们也毕业离开了学校。再后来,听说台湾风味扩大了装修了,再后来,听说它又扩大了重新装修了,成了上海的名店了……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