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德曼与中国的十多年缘分非常深厚。可以说,克莱德曼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用他特有的音乐魅力改变了整整一代中国人的音乐审美观念和精神面貌。被中国人接受的国外音乐家中,克莱德曼享有多项“之最”,并对中国产生了多重影响。
三大之最:
音乐在中国应用最广泛
在各种公众场合,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始终都是背景音乐的首选。走到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是繁华的商业街还是高档的宾馆饭店,甚至机场和候车大厅的洗手间里,都能听到克莱德曼的钢琴曲。
改编中国歌曲最多
克莱德曼迅速地将中国各时期的流行歌曲改编成了钢琴曲,曲目覆盖面之广令人叹服。一时间,克莱德曼几乎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花心》、《爱如潮水》、《浏阳河》、《与往事干杯》、《何日君再来》、《梁祝》都被改编成了钢琴曲。
在中国最早市场化运作
直到“钢琴王子”的到来,中国人才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演出合同。国际文化艺术总公司的江陵一直是克莱德曼的中国代理。她说,第一次请克莱德曼时,法方拟就了一份包罗万象的“主合同”,包括国际和城际的交通运输、住宿、日程、餐饮、技术细节等等。这摞合同书让江陵震惊不已。中方工作人员为了这份合同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演出全面化的市场运作模式第一次登陆到中国,从此,中国的演出市场进入了正规的市场化运作。
三大影响:
让高雅艺术大众化
在克莱德曼到来之前,钢琴只是单纯地摆在舞台上、音乐教室中、钢琴家的客厅以及个别高档商场的展示台上。但是自从克莱德曼来了之后,不知不觉几年间这个曾经是贵族标志的“家具”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中一件相对普通的消费品了。人们从他通俗易懂的旋律中认识了肖邦、贝多芬以及更多的大音乐家以及他们的作品。
培育了钢琴产业
由于他的到来,迅速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股锐不可当的学习钢琴热,同时也引发了购买钢琴热,由此导致名牌钢琴脱销。据说当年曾有人用5张同样难以买到的汽车票去换1台钢琴票。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冒出了许多不知名字的钢琴品牌,现在这些品牌有的已经成为了响当当的名牌了。
造就了琴童现象
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开始对钢琴感兴趣了,而当时的钢琴曲目太少。这时克莱德曼来了,《致爱丽丝》、《秋日的私语》等激发了孩子们演奏钢琴的热情。家长们带着孩子们走进音乐厅,很多学校开起了钢琴课,社会上到处可以看见钢琴培训班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