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上午,位于建国路的杭州二中求是楼里,49位分别40多年的师生终于再次相逢。他们仍习惯用当年的班级编号来称呼自己——杭二中1966届初三甲班。
只是当年的意气少年,今天已经华发。
但是当华发学生深情拥抱耄耋恩师时,所有的时光仿佛都回转了。
那是43年前的9月,也就是1963年,一群满怀憧憬的少年走进了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学——杭州二中。
3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他们继续留校过了3年的集体生活后,在1969年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有的同学去了黑龙江,有的去了富阳插队,从此亲爱的同桌们天各一方。
去年7月的一天,这届学生中的程基础给本报打来求助电话,希望通过本报“一个都不能少”地召集齐所有同学,开一场本应在40年前举行的毕业晚会(详见本报2005年7月31日第4版)。
程基础回忆当年说,记得分手的时候,老师们已受到冲击,学校教学停顿,同学们对前途各怀心事,当年当时,根本就没有人想到要开一场毕业晚会。
40年过去了,这件事一直让当年的班主任林月琴老师和同学耿耿于怀。
没想到,这份甜蜜的“寻人启事”一见报,立刻就找回了许多失散多年的同学。
“当年教语文的沙桂芬老师已经80高龄了,班主任林月琴老师也有70多岁了。”老师们一个个都联系上了,同学们也是陆陆续续都接上线了,大家都在期待着再聚首的那一刻。
昨天上午10时,39名学生和10名老师都到齐了。
“你是谁?”这是大家最开心的问候语。
“你猜猜我是谁?”40年过去,同学之间最天真的顽皮又回来了。
“我知道你的绰号。”当年,令人气愤的绰号今天也变得格外亲切了。
这场40年后的同学会,有哪些事情最可圈可点?
第一件喜事就是10位当年的任课老师如今都身体硬朗。音乐老师吴净兰现场指挥学生们高唱《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肩负起天下的兴亡……”一曲未完,师生们都已禁不住热泪盈眶。
第二件喜事是当年的同学虽有老花眼白发,但是“一个都没有少”,大家都是互道珍重。
第三件喜事是同学中多有建树者。许多同学都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在熟悉的校园里,在古朴的三爱堂前,老师们坐定、同学们站齐,40年后,这一刻被定格。
华发学生深情拥抱耄耋恩师。
冬天的寒意在消融,师生的情意在延续。
本报记者 沈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