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廉正式和水稻结缘应该从1974年算起。那年冬天,张慧廉去了海南岛向袁隆平学习杂交水稻培育,开始正式从事水稻研究。带着与研究昆虫同样执着,他经过2年多的研究,首次从栽培稻中找到了不育细胞质,并由此培育出一种全新的杂交水稻——印水型杂交水稻。
来浙江是1994年的事了。由于浙江缺乏杂交水稻的学科带头人,张慧廉被邀请到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在浙江生活了十多年,张慧廉这样形容这里的科研环境,“中国水稻科学研究所学术空气浓,氛围好,我也就能够更加踏踏实实地搞科研了。”
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海南三亚有个“南繁试验点”,张慧廉和三个助手一年里就是杭州三亚两地跑。每到3月水稻抽穗时节他就前往海南选种,3月底回到杭州,在这边的试验田里选育水稻,直到10月底。可能是因为长时间呆在田地里,张慧廉落下了关节炎。但他并没有抱怨,还乐呵呵地说:“这点病没什么,又不影响走路,我还要下地干活呢。”
从事水稻研究31年来,张慧廉培育了一系列印水型杂交水稻不育系,并独立选育了27个印水型杂交水稻组合,还与全国各地的科学家合作,选育审定了147个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