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经过9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昨天,申苏浙皖高速公路长兴林城高架西侧的江家山遗址第一阶段野外考古工作基本结束。专家评价,江家山遗址文化内涵丰富,许多成果填补了全国考古空白。
2005年3月24日,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在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林城段江家山路基上发现有红烧土迹象,当即对现场进行考古调查,采集到部分马家浜、崧泽、马桥文化及商周时期陶片和石器。
已出土的陶、石、玉、木、竹、骨器等各类遗物1000余件中,其中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环形石器、崧泽文化陶纺轮上的双勾线刻划纹图徽为全国仅见;完整木耜、石斧柄反映了当时人们所使用农具的真实面貌,杆栏式建筑上榫茆结构木构件极大丰富了我国马家浜文化考古研究素材;还有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人体骨架也为浙江乃至江南罕见。
本报通讯员 周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