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晖带起台球热
对于贯穿2005年始末的丁俊晖热,朱乐敏作为目前台球业的经营者,自然有最直接的感受。“自去年四月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拿了冠军,年底又在英国人地盘上抢了他们的冠军后,台球热在杭州的直接体现是:打球的人起码增长40%。”
“打球的人多了,球房数量也相应增长,由此引发的连锁变化是,眼下全国的台球杆和球台生产供不应求,进货都需要排队。”
“由此引发的另一个效应是,出现在球房的女孩子变多了,男朋友打球,女孩陪,慢慢地喜欢上这项运动的美女大有人在。”
回忆起当年参加全国锦标赛,也正是丁俊晖在国内初露峥嵘的时候,朱乐敏只淡淡说了句:说实话,当年他也就是个小毛孩,还真不起眼。不过中国的台球运动重新回暖,丁俊晖的确有不可抹杀的功劳,这就是一个人拯救一个项目的奇效吧。
风雨沉浮 球杆相伴
作为非奥项目,台球从生来就无法受到乒乓、羽毛球那样的关注和待遇,这也意味着要在这个项目开创天地的有志青年必须要更多地依靠自身,丁俊晖如此,朱乐敏也一样。“自1994年迷上斯诺克以来,我的业余时间都是在台球房度过的。也没什么师傅,我提高的方法就是反复观看比赛录象,揣摩高手的技术动作。”全身心投入的两三年后,朱乐敏的球技就在杭城台球圈出类拔萃了。
与此同时,杭州台球运动也正是在这几年到达了第一个高潮。“1998年,杭州大约就有500张台球桌。打球的人还络绎不绝。”——也许这就是业内人所谓的台球在杭城的第一个春天。
但之后的几年里,与保龄球一样,杭城的台球业也遭遇了肃杀的寒冬。后来几年,即使再打价格战,生意还是滑坡,打球的人也逐渐萎缩,越来越多的中小球房就此关门歇业。最萧条的时候,杭州只剩下6家台球房。
不过朱乐敏的台球热情并不因这项运动的寒潮而消退。像丁俊晖一样,他也以球杆为伴,就此走上了职业球手的道路。2002年,四川绵阳举行的全国体育大会台球比赛上,代表浙江省参赛的朱乐敏在全国高手云集的比赛中,杀进全国前八,这是他迄今取得的最高荣誉。
“神童”今年有望来杭
目前退出一线赛场的朱乐敏在解释自己不再角逐竞技赛场的原因时,直陈如今像丁俊晖一样有实力的小孩太多,自己已然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中国台球水平确已大幅度提高。丁俊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它的可行性,为后来者提供了一条路。
从商而未弃杆,眼下,朱乐敏不但经营着杭城老资格的皇家桌球房,还培养着一支有实力参加全国排名赛的队伍。“水平嘛,应该可以打入全国排位赛前32位。”而这,基本也就是杭州台球水平目前在中国台球运动的大致地位。
退出球手的舞台,不意味着不再有雄心,“如果有可能,我将努力承办今年的全国职业台球排位赛!”昔日的台球国手、如今的台球老板朱乐敏吐露了自己的计划。如果这个还在筹划的预想得以最终实现,那么杭城不但将迎来有史以来首次规格最高的职业台球大赛,还能将丁俊晖和其余排名靠前的中国职业高手一网打尽。本报记者 伊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