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7版:锋线
3  4  
PDF 版
童年的 记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耐力:25年磨一剑

  今年65岁的邹哲博士出生于抗战时期的中国,少年时期经历动荡,在20世纪50年代来到美国边打工边读书,接连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获得学位,此后一直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从事宇宙工程研究。

  “星尘”计划,也就是用气凝胶组成的尘埃采集器捕获彗星微粒,正是出自邹哲博士的创意。但一个航天计划被接受与否,并不仅仅和它本身的优劣有关,还会牵涉到当时的环境以及经费等复杂问题。所以从1981年提出计划到技术开发,再到成功“兜售”,邹哲花了整整14年,一共经历12次失败,才让NASA接受这个计划。14年的等待中,邹哲甚至考虑过放弃“星尘”,“但首先,科学研究者不会轻言放弃,因为研究一个课题可能需要十年磨一剑的苦功,这意味着转换到另一个研究课题会浪费双倍的时间。”

  1995年,“哈雷”彗星的回归重新激发起美国宇航局对彗星研究的重视,邹哲的机会终于来了。“星尘”计划因构思巧妙、成本低廉而获得支持,从29组专家提案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宇航局旨在以低成本探索宇宙的“发现”(Discovery)计划的一部分。

  “我当时想的是,如何不登陆彗核就能捕获彗星的物质粒子样本,”邹哲说,“要登陆的话成本非常高,大约一万磅的推进剂才能把一磅重的载荷送上去。我设想一个较简单的飞船,能借助太阳和行星的引力和彗星近距离交会,取得样本后飞回地球。”

  如何捕捉太空中高速运动的彗星物质粒子呢?邹哲自己设计了一种介质——硅气溶胶网格,他将此比作“苍蝇拍”,而喷气推进实验室则较文雅地被比作“网球拍”。这是一种由99.8%空气和0.2%硅组成的超轻物质,“几乎可以在空中浮起来”。邹哲解释说,这样的物质“可以像拍苍蝇一样粘住和保存彗星物质粒子,还不影响粒子本身的特性,回到地球上可以研究”,这个“苍蝇拍”还可以捕获从人马座星系来的星际间尘埃粒子,可谓一物两用。

  激情:探索彗星“非常有趣”

  “星尘”是继“阿波罗”计划之后,美宇航局第二个取回外星球物质样本的太空探索项目,也是美国第一个专门探索彗星的项目。邹哲认为:“彗星是目前我们知道的最有趣的天体,探索彗星非常有趣。”

  他解释说,研究彗星会揭示太阳系诞生和地球生命起源的奥秘。“我希望这些样本能对我们的疑问有所解答。地球上的水从何而来?生命的起源究竟是怎样的过程?”

  彗星是由太阳系诞生时的残余物质组成的,来源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里温度常年保持在零下200多摄氏度,比较好地保存了45亿年前刚诞生时的状态。

  而“星尘”号飞船探测的彗星“维尔特二号”尤其“有趣”。邹哲解释说,这颗彗星是在1974年才被发现来到太阳系内圈的,到目前为止,它在太阳系内圈才运行了5个周期,相比之下“哈雷”彗星已在太阳系内侧转了不少圈了。

  “这就意味着,彗星的物质变动很少,大部分还保持着太阳系初生时的状态。如果采集其样本,可能获得很罕见的数据,”邹哲说。

  在顺利回收“星尘”号样本后,邹哲透露他目前的职务是“星尘”计划的行星考察经理。此后的六个月中,他将和另外160名科学家合作,分析采集到的“维尔特二号”彗星微粒、星际尘埃微粒的样本。

  “这些样本非常珍贵,或许在未来10到20年,我们手头唯一的研究线索就是它们了。”邹哲说,“这将开启我们拓展彗星研究的第一步,或许未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会发起另一次‘星尘’计划。”

  拼搏:面对歧视逆流而上

  近年来,不断传出华裔科学家“窃取美国高科技成果”的事件,最后却总是不了了之。众多在美国高科技领域里的华裔科学家人人自危。对这一问题,邹哲博士的看法是: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清白。

  “坦白地讲,种族歧视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