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过年回家民俗
3  4  
PDF 版
温州:拎“纸篷包”拜年
杭州:糖醋排骨中的过年时光
绍兴:过年从“祝福”开始
宁波:小小汤团里的年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绍兴:过年从“祝福”开始
  就在前几日,我回去了一趟绍兴。从布满雨雾的出租车的车窗中望出去,灯笼还没有挂满大街,但我在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阳台上,挂满的酱鸡酱鸭酱鱼酱肉那里,已经看到年的身影了。

  这个古城虽然努力地给自己穿上新衣,但还是在不经意间泄露出自己的真实性情和骨子里的喜好,对于过年,似乎并没有很大的变化。

  那晚,我在赶赴了一场喜宴后,又参加了一场“祝福”仪式。按照旧时的绍兴习俗,参拜“祝福”的人员必须要有“小官人”,也就是没有结婚的男生、男孩。现在,我家族里已没有了“小官人”,所以这个规矩已经到了不得不被打破的境地了。

  打开幼时的记忆,“祝福”上演前的复杂程序要远远胜过“祝福”本身。绍兴人对于“祝福”的准备,从一跨入农历十二月就开始了。这时候,每家每户“绝望的主妇们”突然来了某种期望。这样的期望,在她们一趟又一趟地在河埠头和菜市场之间来回奔走。她们忙着准备过年:买老酒、搡年糕、裹粽子、掸尘、杀鸡宰鹅、买鱼买肉。

  跟在女人后面的小屁孩,最开心的便是可以在搡年糕的作坊里呆上整整一天。因为,搡年糕的人实在太多,小孩子一开始还兴奋地看护着自家盛满米的箩筐,但很快没了兴致。磨米,压粉,上蒸笼,入石臼,开搡,到了上桌做年糕的时候,已经是午夜时分。除了吃上几口热腾腾的糕团外,用剩下的糕料做上一条鱼、一头羊或者一只猴子,这时候,走在回家路上的孩子才将瞌睡虫赶到九宵云外。

  在腊月二十三之后,大年三十之前,绍兴的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进行这一年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照老年人的说法,“福”是不进不洁之家的。因此,祝福之前,家里人都会被发动,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一番。

  接下来就是上福礼了。“五牲福礼”煮好后,主妇们会将它们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这时候,摆法也就是规矩来了,鸡鹅要跪着,头朝福神,表示欢迎;一尾活鲤鱼用红绳穿过其背刺吊在“龙门架”上,用红纸贴住眼睛,意为“鲤鱼跳龙门”。

  祭典后,所有家庭的成员就允许出现了,可以享用用煮福礼的汁汤烧的年糕或面,名日“散福”,即将“福”传递给全家人。

  这以后,即使还不到年三十,但绍兴的年也就正式开始过了。不过,与其他地方不同,绍兴人的年是在自己酿的黄酒、米酒中灌满的。绍兴人过年也不会大吃大喝,因为在每一顿酒席中,总会有鱼干、酱肉等等酱货,最后上的一道菜也大半会是清蒸腌菜加开洋。什么时候都要未雨绸缪,这是每一个回家过年的绍兴人都心领神会的东西。

  本报记者 吴秀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