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版面
3  4  
PDF 版
守护根基靠创新
过年新年味社会新气象
过年新年味 社会新气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2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过年新年味 社会新气象
  “分居式”过年:

  折射中国家庭结构新变化

  中国春节最大的传统是团圆。每当春节临近,“亲人何时回家”便成为人们最关心的一个话题。中国人在一年当中最看重的就是除夕年夜饭,在这个夜晚,平日里相隔千山万水的亲人们,都要想方设法把距离缩短。

  然而,安徽省公安厅的杨警官这几年的春节却总是和妻子分开度过。杨警官是安徽人,而他的妻子是上海人。每到春节,杨警官留在安徽陪家人过年,他的妻子则赶赴上海和她的家人团聚。豁达的杨警官说:“古人说,忠孝不能两全,而现在是父母和岳父母过年团圆不能两全。如果夫妇都到一方父母家过年,那必然有一方父母要孤独地过春节。我们俩一商量,干脆春节分开几天,各自回家过年,让双方父母都能过上个团圆年。”杨警官说,他们这种“分居式”的过年方式,双方父母都能理解,所谓“小别胜新婚”,每年春节过后,短暂“分居”后的夫妇俩的感情都要更进一层。

  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实施,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多已成家立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者孙龙认为,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使得,我国社会中有兄弟姐妹的传统大家庭结构开始转变为“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的小家庭结构,“分居式”的过年新方式折射的正是这种变化。

  孙龙说,在过去,双方家庭都有多个子女,大儿子不回家,也许小女儿回家了,双方父母的膝下总是有儿女相伴,即便是夫妇俩都没回家,父母也不会感到孤独。而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情况则发生了变化,夫妇俩要面对四位老人,在双方老人都渴望团圆时,最现实的方法也许就是杨警官一家的做法。孙龙认为,今后,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分居式”过年的方法会被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纳。

  春节“黄金求职周”:

  大学生自立自强新时尚

  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是社会文化的风向标。这些刚跨出校门的学生虽然看起来学生味十足,但在几年或十几年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必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将左右社会的发展。

  “花钱等着父母电汇,工作等着国家分配”,曾一度是不少大学生的真实写照。然而,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近几年的春节里,各单位不回家的实习大学生越来越多。

  安徽大学的小张和他的同学,选择了留在实习单位工作,过一个“没有懒觉、没有同学聚会”的春节。虽然有点冷清,但小张认为,今年即将毕业,为了给找工作积累更多实践经验,给自己的求职加分,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

  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陈国蓉说,春节期间许多单位要正常运转,但正式职工大多放假,此时到求职单位实习,一方面可以显示大学生对工作的态度,同时也有充分的空间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对找工作非常有好处,春节长假其实是“求职的黄金周”。

  中国人以孝为先。大学生春节不回家,是不是对父母的不尽孝?大学四年有三个春节在实习单位度过的戴先生,现在在一家中央新闻单位工作。他对记者说,子女对父母最大的孝顺莫过于自立,求职不需父母求人,花钱不用父母掏钱,买房不需父母支援,结婚不需父母张罗,父母要做的就是安享晚年,对子女无心可操,无忧可虑。

  从书信到视频:

  中国人的祝福半径不断扩大

  以前,出门在外的人给亲朋好友寄封信,问候、拜年,后来发展到发电报,再后来打电话拜年,去年、前年手机短信拜年火爆,今年,不少人用网络视频拜年。远距离拜年方式的改变,折射中国人生活的变迁。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人沿袭了千百年的拜年方式逐步变迁,中国人的祝福半径不断扩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写信、发电报是最常用的远距离拜年方式。当时,古老的转盘式电话也只有一些国家机关或高级干部家中才能看到,电话拜年对一般百姓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写信仍是最常用的远距离拜年方式。到了80年代,每年除夕、大年初一,公用电话亭前打拜年电话的长龙,成了各大城市的春节风景线。90年代初,此起彼伏的BP机蜂鸣声响彻各大城市街头。用BP机发短信拜年成为当时最时髦的拜年方式。1992年春节,北京126寻呼台每小时寻呼数量达1万次以上。

  最近几年,随着可发短信手机在中国民众中普及,千里拜年不再是一种奢望。据中国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字,截至2005年底,中国已有手机用户3.93亿,0.1元人民币一条短信让中国老百姓“疯狂”拜年。2005年春节,中国老百姓发送祝福短信超过100亿条。据中国社会调查所“春节的安排和花费情况”调查显示,今年春节有41%的被访者选择发短信拜年。

  从湖南到重庆工作的陈琼,今年过年没有回家,但她并不是孤独的,和几个大学同学一早就约好了晚上8时网上见。打开视频,互道祝福后,大家就天南海北聊了起来。

  “视频里我能清晰看到同学的鬼脸,感觉就像回到了大学,大家一起在宿舍里聊天。”陈琼说。随着网络视频工具的发展,千里拜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情况又发生变化。利用QQ、MSN、网易泡泡等即时通讯软件进行网络视频拜年获得年轻人的青睐。

  短信不“输”城里人:

  新型农民社交圈不断扩大

  “这几天收发的短信实在太多,有上百条,害得我连春节联欢晚会都没看全。自从有了手机,就没法过个‘安稳’年了。”29岁的甘肃省景泰县五佛乡兴水村村民罗玉川对记者开玩笑地说。

  在西北农村,很多地方的交通还不是很方便,加之各村各户居住得比较分散,每年春节拜年走一家亲戚都要花很长时间,走很远的路,费时费力。但近两年,随着手机这一现代通讯工具在西北农村地区的普及,用短信拜年已成为西北农村的新时尚。

  罗玉川说:“这几年,村里的生活开始富裕了,手机、电话的普及使老百姓的交流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用手指按按手机键盘,用短信拜年,村里人不‘输’城里人。”

  春节大年初二,家住皖北小山村孙寨的农村青年毛毛就离开家乡,到湖南去给自己在广州打工时结识的新朋友拜年。如今,在皖北农村,随着打工潮的兴起,新一代青年农民的社交范围越来越大。

  过去,老一代农民的活动范围也就是方圆几十里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打工潮的兴起,居住在天南海北的农民兄弟,为了“尽快富起来”这一共同目的,结成了“天涯若比邻”的朋友。

  现代化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也促进了新一代农民的对外交往。以往,由于交通通讯的落后,农民对外界缺乏了解。如今随着电视、电话和汽车的普及,尤其是新一代农民在外打工后见识增加了,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子。

  孙木外出打工几年后回乡办起了养鸡场,通过自己的社交圈把鸡蛋和肉鸡卖到了徐州、南京、上海等地。过年时,他既到外地给朋友拜年,朋友也给他打电话、发短信甚至千里迢迢地跑来给他拜年。

  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现在自己正是通过新结识的朋友使事业不断扩大,事业的发展又扩大了社交圈,结识了更多的朋友。

  如今,皖北农村的新一代农民不再像父辈们一样守在土地上春耕夏作,而是走出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即使在家种地,也实行了规模化种植和现代化养殖,搞起了二产加工和三产服务,他们的生活方式正如他们的社交圈一样不断扩大,日益丰富。

  负债亦是“量入为出”:

  都市“负翁”诠释消费新理念

  大年初一刚过,自称“购物狂”的江小姐信用卡就已透支5000元。“我不怕负债过年。”江小姐说,自己是典型的都市“负翁”,在节日“放纵”自己疯狂消费,然后把负债变成节后努力工作的动力。

  赶元旦打折风,赶春节购物潮……被称为都市“负翁”的年轻人,在难得休息的节假日里,出入各大商场,面对铺天盖地的消费诱惑,潇洒地挥动手中的信用卡,支出从上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数字,换回一件件精美的商品。“量入为出”这一传统的消费观在他们这里得到这样的解释:按照预计能到手的收入,提前支出。

  “自己有多少钱心里有数,但什么时候花费,效果可大不一样。”在媒体工作的许小姐告诉记者,去年的年终奖是过年后发,现在虽然是提前消费,但并不担心这些“债”会成为负担。春节前两天,许小姐就已逛遍了广州天河城、中华广场等几大购物中心,“不赶快行动的话,春节后就不会有这么优惠的活动了。”

  尽管父辈对这种几近疯狂的消费方式颇不赞同,但年轻的“刷卡族”认为他们信奉的购物理念也有合理之处,即抓住过节的促销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笔钱款的价值。

  春节期间,各大银行推出的新业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诱着“刷卡族”“负债”过年。为了推广信用卡业务,中国银行等不少银行推出年末翻倍积分刺激消费,一些银行还与商家、厂家联手,推出个性化服务,招揽新客户。

  在采访中,一些“刷卡族”承认,他们或多或少也会为自己的“刷卡冲动”而后悔。有关专家认为,短期消费行为是节日消费的一大特点,很多人由于平时工作节奏快,消费时间少,往往在节日选择“集中式”的消费,而这种“高次数、高数额”的消费方式,消耗了大量的费用,容易造成很大浪费。因此,还应该结合需要理性消费。

  综合新华社、羊城晚报等报道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