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每日新闻·视点
3  4  
PDF 版
走进浙江首个民工社区
别让外来人口边缘化
赵娟的一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2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民工种下第一棵“树”

  在银杏社区的宣传手册上,一个大大的“家”字和一棵挂满果实的银杏树非常显眼。“银杏社区是北仑新碶街道第一个以树命名的社区。”在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徐慧眼里,这株“银杏”是有特殊含义的:“银杏树适应能力很强,在任何土壤条件下都能生长,这象征着外来人员刻苦耐劳,能很快扎根第二故乡的精神。其二,银杏树象征着天长地久、合家欢乐,包含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人员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共建和谐美好家园的期盼。”

  记者眼前的银杏社区干净整齐,一排排天蓝色的二层小楼同周围村民散落的住宅比起来显得更整洁、气派。篮球场、图书室、健身小径、小花园,各种设施同普通小区没什么区别。徐慧告诉记者,银杏社区占地约25000多平方米,由三期工程组成。一期已入住约1000人。 二期可入住人口约2200人。三期工程为学校、食堂、浴室、菜市场等配套设施,也马上要完工了。

  “这是我们在北仑种下的第一棵‘树’”,新碶街道负责人匡新泉说,“以后这样的‘树’我们会越种越多。”银杏社区的前身,其实是沿海老村的出租房。北仑的外来务工、居住人员已经达到近30万人,他们绝大多数居住在北仑的20多个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地,包括银杏社区所在地沿海村也是这样,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基本持平。

  随着这些集中居住地的外来人口逐年增多,沿海村推出了一批出租房,2004年底正式出租。也正是受到这种模式的启发,2005年初,新碶街道提出了组建外来人员社区的方案——不仅要让外来人员有房可住,还要让他们能够享受与其他社区居民一样的文化生活,让他们真正能融入到北仑来。很快,由集中居住地转而建设成社区的工作开始展开了。以外来人口自我管理为主的银杏社区经批准正式挂牌成立了。

  从“客人”到“主人”

  社区的牌子是挂出了,可是,让民工自治能行吗?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没有民工社区的先例,究竟该如何管理这样的社区,大家心里都没底。

  “原来我们把这些外来建设者当客人,现在要让他们真正做主人,自己管理自己。”让“客人”变成“主人”,街道就这样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从别的社区调来了居委会负责人;银杏社区的管理模式以企业化管理和居住居民自治管理相结合,政府专门成立一个协调小组,指导外来人口社区化管理工作,研究解决政策性障碍;社区管理经费由业主提供为主,街道办事处给予一定补助,区政府按照同等社区给予补助;社区的基础设施则由沿海村经济股份合作社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房屋向外来人员出租。

  来银杏社区之前,徐慧是北仑一个高档小区的居委会干部。从原先住别墅、进出小车的业主到现在靠打工度日的民工,徐慧面临的是截然不同的挑战:原来的小区各项设施都很完善,业主有什么事都会直接去找物管公司,居委会干部几乎是个“闲职”;而在银杏社区,居民们对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的热心和渴求让徐慧既意外又感动:“不管组织什么活动,人都爆满。大家真的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了。”很快地,社区的第一个组织舞蹈队成立了,“我们接下来还要成立篮球队、乒乓球队,党支部和工会已经在着手建立了……”徐慧掰着手指说,阅览室、超市、公用电话都有了,外来子弟学校、食堂、浴室、菜市场也正在建,小区还有专门的物业管理。

  现在,徐慧手下,已经有了两个像赵娟这样的兼职居委会干部,“下半年我们将从住户中选举产生居委会的正式干部,真正做到让民工自治管理,做社区的主人。”她说。

  孟大伯的幸福生活

  在社区4号楼101室前的空地上,孟凡忠大伯正抱着7个月大的小孙女和老伴聊天。说起在银杏小区的感受时,来自安徽阜阳的孟大伯只会说好:“这里好,我3个儿子都来这里住了。没想到活了大半辈子,还当了回‘城里人’。”

  孟大伯告诉记者,他们一家2003年2月份就来北仑打工了,当时租的是村民家里的房子,“以前我们住的那个地方哪能跟这里比,脏得很,门口垃圾也没人扫,有的人家粪缸就放在屋后,一到夏天,屋里真是呆不住人。那个时候还有这个帮,那个帮,动不动就打架。还经常听说有人家丢东西,当时我们就寻思着换个地方住。”

  就这样,孟大伯一家搬进了银杏社区。“说起来我们还是第二个搬进来的呢。你看我们这里多亮堂,晚上有保安巡逻,垃圾有人上门收,房租也便宜,这么一间也只要170元。”孟大伯说,今年过年,也是在社区过的,“一家人全在这里了,跟邻居串串门,说说话,热闹得就像在老家一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