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城事
3  4  
PDF 版
为外来人员“镀金”
做务工者的娘舅
狭窄教室里 那些渴望的眼睛
10万务工人员享受“十免十减半”
工会管得宽 管钱管爱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2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顽症:子女上学难 主角:明珠教育集团
狭窄教室里 那些渴望的眼睛
  杭州明珠教育集团,是杭州一所专门招收民工子弟的大型民工子弟学校,有3500余名学生。学校校长范琪对于民工子女的情怀,恐怕要从1999年在城北某家汽车修理厂的楼上,看到挤在用木栅隔开的狭窄教室里那帮孩子渴望的眼睛开始。“一定要让他们在正规的教室里接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校长:流泪为他们办学校

  1999年8月16日,时任杭州市石桥中学校长的范琪,获知下城区教育局将对位于该区的某个非法民工小学进行取缔整治。第二天,他赶到了那个小学现场。“汽车修理厂的噪音,发黑发霉的课桌……我的眼泪居然忍不住了。”我马上回去跟局长请缨:“我们学校还有七间新建的教室空着,我来办一所专门招收民工子弟的学校!”

  9月1日学校如期开学,招了6个班。范琪和老师们对学生一个个进行家访。景福百货大楼的某个楼梯间,就是一个学生和爸爸妈妈栖息的家。这个孩子还是一个先天性角膜病患者。他的心抽紧了。“他们在这座城市里生活得多么不容易。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

  老师:拉近距离学会沟通

  “我们做过调查,92%的外来务工子女将来都想留在杭州发展”,对于所有的学生,不管资质如何,范琪都坚持一条: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健全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成为城市里受欢迎的、有用的人。

  因为来杭就读的民工子弟过去大多做过长时期的“留守儿童”,和父母亲缺少感情交流,来杭后父母忙于生计,双方沟通时间少,种种成长中的误会和烦恼更是不断。怎么办?有的老师组织了“和爸爸妈妈打一天工”的主题活动,使孩子切实体会了父母打工赚钱的不易。还有一位班主任特地给学生举行了一次名为“距离”的班会。一个平时总叫继父叔叔的孩子,当蒙上眼睛摸索到继父的手,轻轻地叫了一声 “爸爸”。十多年这头一回称呼,把两个人的感情都激发出来了,两人抱头痛哭了很久很久。正在现场观看的范琪马上旋出教室,“再多呆一秒,我可能就要当众流泪了。”

  孩子:即将打工的她重新背起书包

  记者眼前的夏冬青,眼中闪烁的是快乐。“去年我们到她安徽的老家去,小女孩还又瘦又黑。”副校长汪爱华疼爱地说。一切变故始于2004年10月,冬青的父亲突发心肌梗塞突然去世。“妈妈没有收入,老家还有个小弟弟。”母亲没有办法,就让冬青辍学了。年级前三名,又是班长的冬青,流着泪离开了学校。

  明珠的老师惦念着孩子,不时给她写信,寄一点生活费。去年假期,老师们还特地赶到了冬青家里。获知才十六岁的冬青即将要去上海打工养家,老师们坚定了决心,一定要让她回到校园。

  学校答应减免全部的学费、中餐费、校服费,几个学校领导还凑齐了代管费和杂费。冬青的妈妈终于答应让女儿重回校园。但杭州哪里是冬青的家?冬青原来的班主任宋芳老师主动请孩子和自己一起住。“我烧饭,她洗碗,我们分工明确。”在宋老师家里,冬青和“姐姐”的生活规律而惬意。

  “今年就要中考了,我不会让老师们失望。”孩子自强的眼神诉说了一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