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7版:人文
3  4  
PDF 版
全国“非遗”首度在北京聚首
搞艺术的孩子越来越实在
巴金已去世,还是主编? 朱健国起诉《收获》杂志
国家艺术院看中乐清龙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国家艺术院看中乐清龙档
参展作品中有此待遇的只此一件
  本报北京专电 “中国艺术研究院已经来和我们谈过了,希望收藏乐清龙档。”昨天,浙江省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王淼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个消息。在所有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的作品中,被中国艺术研究院看上希望收藏的,只有浙江的这件作品。

  据了解,龙档是浙南温州、乐清一带的特色民俗工艺品,始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按惯例,每年正月初七为上灯日,正月十七夜为落灯日。以前,村民制作龙宫档是为了消灾避邪、祈求平安,现在舞龙档则成了当地民众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文化活动。

  这次来北京参展的龙档有32米长,由24节组成,每一档都雕刻着各种戏曲故事、民间传说,比如“夜战马超”、“水淹七军”、“大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寺”等等,一共有126个戏曲人物故事组成。

  龙档的制作人黄德清、黄北花费了两年时间,制作完成这条气势庞大的龙档。之前,省内的几个民间艺术展,都曾邀请这条龙档参展。这次,千里迢迢从乐清赶来北京的龙档,也许将永久地留在首都了。

  “北方观众都是头一次见到龙档,当时运来的时候足足装了16箱,我的第一感觉只能用震撼来形容。”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海霞研究员说。

  本报记者 张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