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是中国美术学院2006年招生报名第一天。就在前晚,中国美院门前出现的“板凳龙”在昨日上午已化作了井然有序的“一”字纵队,到中午起“长龙”已消失了,学生们随到随报,从填表、交费、拍照等一串报名程序,只需两分钟就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是校对、确认了。到昨天下午4点报名结束时,学校报出了首日报表:报考该校的考生达到1.2万多人次。
新春焰火的硝烟尚未散尽,艺术类考生的“赶考大军”已汹涌而来。
就在前一天,两所省外艺术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西安科技大学在杭州师范学院同一天开考,共有3400多人赶考。
报名就像赶场
“南京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学院……”在省外艺术类院校考场外等候考试的小丁告诉记者,她学的是琵琶,这些学校都是她准备考的,除此之外,她还要参加江苏省音乐统考。她向记者坦言:“多一次考试等于多一次机会,如果时间上不冲突,有些在外地进行的专业考试,我也会想办法参加。”
为了提高录取命中率,不少考生都尽可能多地报名,报考十多个学校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在北京,影视表演的最高学府——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这几天来报考人数近万人,报名处人满为患,其中有不少考生都是考完这所报那所,忙着赶场。
再赶,我就死了
前日上午刚在首都师范大学报完名的张先生父女俩,中午就搭飞机从北京抵达杭州。一下飞机,父女两人便提着行李直奔中国美院,一心想着先摸清楚学校的位置,再找旅店落脚。
可等张先生看到等候报名队伍的阵势,就知道走不了了:“我们下午三点就到了,前面已经排了好几十号人,照这样下去,要是明早再来,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报完。何况我连明晚回北京的机票都订好了,女儿还要赶回去参加首都师范大学15日的考试,这时间真是一刻都耽误不起。”
家在黑龙江的张先生一脸疲惫地向记者描述了女儿的赶考路线图:12日上午前往首都师范大学报名,当天下午飞抵杭州,彻夜排队,等待报名中国美院;13日上午在中国美院完成报名后,晚上直飞北京;15日参加首都师范大学的考试;17日赶往沈阳,报考中央美院、天津美院、清华美院等4所艺术类高校;18日折回杭州;19日参加中国美院的考试。
听着张先生一口气讲完赶考路线,记者听着都有点累:“考完美院就该结束赶考了吧?”记者的提问让张先生突然瞪大了眼睛:“再考别的?再赶,我就死了。”
艺考就像在烧钱
“哎,艺考就像在烧钱。”在省外艺术类院校的考场外,徐州的一名陪考家长叹着气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女儿从4岁起开始学弹琵琶,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撇开平时的开销不算,单是备考的开销就够呛。为了陪女儿到南京考试,她干脆提前退了休。去年12月,她们在南师大附近租了间房子,租金每月600元;再给女儿请了一名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一节课约一个小时,每小时约200元,此外还报了一个考前辅导班。粗粗算算,一个月少说也得三四千。而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候考区外,陪同女儿考试的郭女士也展示了这样一张账单:从女儿5岁开始,十多年来学舞蹈所花的钱大概有20多万。
而赶考的费用也颇令人乍舌,来自温州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我女儿打算报考七八所学校,每所学校的报名考试费约150元左右,仅考试费一项开支就得1000多元。”由于各所艺术类高校的报考时间相隔很紧,报名地点又分散于全国各地,许多考生与陪考家长不得不搭乘飞机往返于各地赶考,交通费、住宿费的开销可想而知。偏偏还有不少学校附近的小旅店坐地起价,让“赶考大军”有苦说不出。“店老板很坦白地告诉我们,之前每间房是120元一天,就是美院报名这几天价钱涨到了220元。可就算再贵我们还是得住。”在中国美院校门外,一位母亲摇摇头说。
本报记者 沈蒙和 王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