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韩浙 本报记者 叶玉跃
“左转弯车道靠左,右转弯车道靠右”,这似乎已成了一种习惯性思维,但最近一些日子,杭城一些老驾驶员却纷纷因这个习惯性思维“下马”。
转弯车道为何不按常规设置?这种车道与“可变式车道”有何区别?开在这样的“不常规”车道上,如何才能有效避免“一不小心”犯错误?
昨天,带着几个问题,记者走访了杭城几个较繁忙又较特别的交通路口,实地体验这几个“不按常规设置”的左转弯车道,并在交警部门的配合下,画出了几张示意图(上图),希望对市民行车有所帮助。
庆春路与建国路交叉口
车速比以往提高三成
“以前这个路口车流量总是很大,每次红绿灯时许多车都要在这里等好几个红绿灯,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路口民警潘文宝告诉记者,自从“一纵三横”道路改建后,实行了庆春路西向建国北路左转弯车道移位,并增加一可掉头车道后,路口繁忙的车辆比以前的速度提高了30%以上,且不再有大的干扰来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
为什么要按非常规设置呢?潘警官介绍说,主要原因是这里从庆春路由西向北想进入东清巷和新华路的车流量非常大,中央绿化带封闭后,这些车辆也只能从庆春路与建国路口掉头。把掉头车道往中间移,可增加掉头车辆转弯半径,同时,建国路由北向西右转弯车辆也不再与掉头车辆发生冲突,可减缓路口压力。
潘警官说,一开始有很多司机特别是一些外地司机和本地老司机总是很习惯性的开错道,后经过几个月地慢慢劝导,现在很多司机都能适应这个通道,如仍有司机不按导向或开错实线数变道的都要罚款100元,扣两分,但每天处罚的量不大,在四五个左右。
附近银江宾馆上班的保安也说:“左转弯车道移位后,在交警的指挥下,以前中午和晚上频繁的车流量也疏缓了很多,交通也比较有序了 。”
体育场路和延安路口
出错司机越来越少
下午5点,晚高峰时段,记者来到这个路段时,车流通行顺畅,没有一位司机开错车道。
路口黄红卫交警说,这一路口是市中心的“要害”,最先按常理设置时,两个左转弯车道都是靠左面的隔离带的。但是,由于从武林广场东通道过来的公交车比较多,而这些车要转到左转弯车道必须要穿过三个直行通道,每当高峰期时,这一穿越会使得体育场路西向东的所有车辆严重堵塞,车辆甚至延伸到了天水桥以外,有时还会引起南北向中山北路堵车。
为了更人性化管理,现在交警部门把其中的一条左转弯车道设在了最北面,这样一来,由东跑道出来的公交车可以直接右转再左转,开往延安路,大大减轻了横向的干扰。目前看来,跟以前相比,体育场路的通行速度也加快近20%。
黄警官说,刚开始,每到这一路口的司机都不是很适应,特别是节假日时,一些外地的司机朋友总是有习惯性和跟随性的思维,有不少人开错道,但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现在一天受处罚的司机最多也不超过10个,效果还不错。
■相关链接:
杭州第一个可变式车道:
环城西路与北山路交叉口
与不常规设置的左转弯车道相比,环城西路的这一可变式车道更具灵活性,一般来讲,路口三个单向车道有两个直行一个右转弯,但是,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一纵三横道路整治等,三个车道可全部改成右转弯车道,舒缓交通压力。
另有中河高架西湖大道下口处,地面佑圣观路与高架相交接处,以及鼓楼附近,中河高架与地面交接处,都实行了可变车道,可根据车流量的变化,随时调整行车道与行车方向。通过一年的试行,驾驶员对此已比较习惯。
■权威释疑
非常规车道还在尝试
驾驶员开车别有惯性思维
据杭州市交警支队道路秩序处设施科副科长陈建伟介绍,在特殊路段设置“非常规车道”目前还处在尝试阶段。“一开始,我们是根据实际情况,尝试性改变设置,也是为了更有利于管理。实践证明,这些非常规车道应用起来利大于弊,反响还不错。”
交警在此提醒,道路交通形势时刻在变,特别是会根据流量等情况加以机动变化,一些驾驶员朋友行车不要有习惯性思维,开车注意力要集中,特别是路口附近百米左右都有一些空中标志牌和地上标线,这样就不会不小心“犯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