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如何暗访:
其实就是“装”普通群众去办事
各级警务督察部门在认真组织开展“明察”的同时,更注重开展“暗访”,从而得以及时掌握真实情况、查纠搞形式主义、走过场问题。通过灵活运用集中督察、异地督察、进行警务评议、核查检举控告等方式方法,充分行使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现场处置等督察职权,发通报、提建议,倒查责任,及时发现查纠问题,加大督察工作力度。
另外,一些警务督察部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提升督察工作效能方面的作用,通过远程传输系统同步收听查看报警办案等情况,实现实时监控抽查、网上督察,赋予现场督察以崭新内涵。
大家觉得“暗访”比较神秘,事实上并不是。督察对于暗访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措施?用通俗的话来讲,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到公安机关办事。前几年,人民群众到公安机关来办事,新闻记者如果说我是某某报的记者,到一个公安机关去了,会受到非常热情的接待。但是,当不告诉对方“你是谁”的时候,可能就会遇到冷遇,这种情况很普遍。这几年特别是公安部党委特别重视文明执法,人民群众到公安机关来办事,首先要有一个好态度。所以督察人员的暗访以人民群众的身份到公关机关办事,对方不知道你是公安机关的督察部门,这样可以体会到公安机关在制执法的过程当中,在为人民群众的办事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一些措施加以改进。
同时,对一些地方的社会治安的状况不太好的或者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问题,也采用这样的形式。2003年安徽省的宿州市夹沟镇群众反映有一帮人欺行霸市、欺压百姓,接到情况以后,督察部门立刻派人到那里进行了暗访。暗访没有特殊的地方,就是到受害人的家里了解当地的群众受到怎样的欺负。他们发现以梁华学为首的团伙在当地欺压百姓,把这个情况经过部领导批示以后,督促安徽省公安厅组织力量,把这个团伙打掉了。同时也查明有一些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干警参加了其中的犯罪活动。只要是黑恶势力,有组织犯罪,督察部门就会采取措施,露头就打,不允许在大陆的土地上有黑恶势力这种情况发生。
石家庄爆炸案:
督察民警也立了一等功
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警务督察局副局长郑百岗指出:公安督察侧重防范,检查触及执法活动全过程。
2001年3月,河北石家庄发生了特大系列爆炸案,最终,犯罪嫌疑人在广西北海抓到了。有个不为人知的情况是,抓捕为首的犯罪嫌疑人时有三个民警立了一等功,其中一个民警是督察民警。说明督察工作人员可以参与其中的工作。这个案件发生之后,全国都在搜捕为首的犯罪嫌疑人,督察部门发出了通缉令要求配合各个公安机关抓捕任务,主要看这些工作部署落实了没有。
北海市的警务督察队做了这样几件工作,第一件,了解抓捕部署,要形成天罗地网的抓捕。通过监督和检查以后,发现工作尽管做了部署,但是还没有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就建议公安机关第二次,带动群众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在北海发现首犯之后,北海公安局马上做出了部署,督察部门监督检查这个地方警力的部署是否到位。因为督察部门知道,公安机关常年战斗在与犯罪分子斗争的第一线,天天接到这样的任务,容易产生麻痹的思想。他总是觉得嫌疑人不会在自己的警力范围内出现,有一种侥幸的心理。督察部门的主要工作是检查警惕性够不够。
嫌疑人被抓获后,不等于督察工作就完了。除了事前、事中督察,还有一个事后督察。虽然知道嫌疑人是在北海抓到的,但是,广西公安厅没有觉得在广西抓到了很幸运,他们的督察部门搞了一个“回头看”。就是看嫌疑人进入广西之后,不仅仅到了北海,还到了另外两个地市。督察部门就看这两个地市为什么没发现嫌疑人的踪迹。不仅要褒奖北海,还要追查其他两个地市公安机关的责任。
因此,督察工作的职责,不仅侧重于事前、事中,又不放弃事后,关键研究在这次行动当中还有哪些漏洞和不足,为下一次行动预案的制定来做准备。
综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