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香港的第一天,我就知道我今后的日子会变得很不一样,不仅是因为街上左行的车道,超市里3块港币一个的橘子,也因为看上去古怪杂乱的课表,和学校餐厅里没加盐没加油的青菜。
由于去迟了一个星期,我在香港浸会大学上的第一堂课便是一次托福测验,这让我顿时感受到了压力。而之后,更多的事情接踵而至——我跑了近10次书店进行问询预约后才买齐了所有的课本,在香港,私自影印书籍是违法行为,这也让我在没有课本的情况下听了很多堂课;我们一星期有20多堂课,而几乎每堂课的课室都不一样,为了找到这些大大小小的教室,我和同学们一开始总是匆匆忙忙地穿梭于地形复杂的教学楼内,着实花了一番工夫。
我们第一学期学习的预科课程是以提高语言能力和了解香港社会为主要目的的,因此我们有English Skills,TOEFL和广州话课,而数学与计算机课也是用英文教学的。同时,我们也有“认识香港”和“人文素质”两门特殊的课程,前者帮助我们系统地了解香港的历史和现实社会,后者则提供给我们与各界名人面对面访谈的机会,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素质。
社会调查是人文素质课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深入香港社会进行采访与调查,采访对象包括警察、老人、低收入群体、边缘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甚至色情行业从业人员等等,而进行政治课题调查的我,则和其他小组成员一起得到了进入香港立法会与立法会议员直接对话的机会。一位香港学长曾对我说:“这样宝贵的机会是我们香港本地人都很难得到的,你们真是幸运。”可见学校对于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内地学生煞费了一番苦心。
在香港上学,虽然课时比内地大学少,但各种测验、考试可是一样不缺,像是托福课,老师隔三岔五就会拿一些题目来测验,但没有监考,成绩也是自己登记,完全靠同学的诚实。临近期末考试,学校会给每个学生发电子邮件,通知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和编号,十分方便。
除了学习方面的差别,在港大学生的生活相对内地大学生也较为丰富一些。学校里的学生舍堂被称作hall,在浸会大学一共有四个hall,各有各的文化与特色。平时,每个hall,甚至每个楼层都会举办各种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感情,这其中既有高桌晚宴、BBQ,也有跑楼梯大赛、登山观日出等等。当然啦,要参加活动还得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因为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收费的。学校也会组织预科同学进行观看演出等活动,而在平时,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学校的“拉阔”(“LIVE”的粤语音译)办公室购买到许多演出票,价格都很实惠。
学校餐厅大概是我们内地学生抱怨得最多的地方,因为吃惯了家里营养美味的饭菜的我们,一开始实在不喜欢吃学校餐厅30来块港币一顿、口味不好、荤素搭配又失衡的伙食。但后来,大家也渐渐适应了,而且身处九龙塘的我们,很快发现了旁边有九龙城这样一个大食铺,嘴馋的时候也会光顾那里的各国餐馆。
除了吃吃玩玩,在香港生活带给我的更是一种对能力的锻炼。记得刚到香港时,要办身份证、银行卡、八达通,还要到指定医院拍胸片,这些让人生地不熟的我吓了一跳,可没过几天,我发现自己竟顺利地把这些事情都搞定了,而那几天的东奔西跑的确帮我踏出了融入香港社会的第一步。到了寒假时,我不仅可以自己一个人走访香港的大街小巷,去赤柱登山看海,还能和朋友一起乘船去长州岛吃海鲜。
与许多同学不一样,当我得知自己要去香港读大学时,心里并不兴奋,因为香港对我来说意味着狭小、喧闹和浮躁。但当三个月后回到内地,我竟有些怀念起来,怀念舒适的气候、湛蓝的天空,怀念干净的马路、顺畅发达的交通,更怀念守秩序的公民和自由开放的空间。我知道,我已经在适应它,接受它,并将理解它,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