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衢州电 “以前和山外来的人说句话都会脸红,但现在他们会去主动交流,拿起电话学会了说一句‘你好’”,说起黄土岭村这半年来的变化,大学毕业生、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团委副书记周庆瑜颇有感触。昨日,在和记者聊天时,这位家在衢州市区的乡镇公务员说,“黄土岭村不像农村” 。经济的发展不仅让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脑袋里的观念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需要处理好传播先进文化与发展和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关系。本报记者昨日走进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黄土岭村,试图探究在该村已发展了半年多的“农家乐”经济在改变落后意识、培养新型农民方面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黄土岭村,这个距衢州市区20公里的小山村平均海拔650米,森林覆盖率达到98%,空气清新,小桥流水,土特产丰富。在发展“农家乐”经济之前,该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毛竹收益和外出务工,2004年,黄土岭村人均收入1600元。
从去年年初起,黄土岭村渐渐接受了“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业,从5月1日起,来自城市的游客们在村子附近游玩,并吃住在村民家里。记者了解到,去年5月至12月,黄土岭村的“农家乐”共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60万元,农特产品销售额100余万元;而去年该村直接参与“农家乐”经营的农户人均收入达到8000余元,“农家乐”使黄土岭村人均增收3500元。
开始,为发展“农家乐”,乡里在黄土岭村建立了“农家乐知识培训基地”,负责邀请各方面专家对“农家乐”经营户及村民进行不定期培训,提高“农家乐”经营户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村民的公共意识。而令当地政府官员和许多外人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城里游客的日益增多和生意的日益红火,曾经生活得很封闭的村民们在公共卫生、待人接物、团结协作、民主意识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作为第一批搞“农家乐”的农户,村支部书记罗全富见证了村民们的种种变化。前晚,在罗全富的家里,他向记者讲述了这半年来的一些感受:“最明显就是卫生意识。以前大家都随手丢垃圾,这在农村是很正常的事,甚至在‘农家乐’刚发展起来的那段时间,还有人在小溪里洗菜洗衣服,并把鸡鸭鱼的内脏随手丢在溪流边。现在这样的事是不会发生了,村民们不仅注意起自己的个人卫生,还认识到乱丢垃圾不仅丢自己的脸,更是丢全村人的脸,他们已经学会用全局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行为,有的村民已自觉地在屋前屋后种上了花花草草。”
记者了解到,现在黄土岭村的村民已能自觉保护环境卫生,而在去年12月份的一次村庄整治活动中,全村23户“农家乐”经营户自觉带头义务参加了整治工作。
开门做生意和游客们的到来让村民们注意起自己的待人接物和礼仪问题。以前在杭州打工的罗文柱、吴菊梅夫妇今年1月回到黄土岭后就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了,他们花了3万多元把家里装修了一下,也干起了“农家乐”。在杭州见过世面的罗文柱告诉记者,这次回家最大的感触一是环境好了,“二是村里人都是开开心心的,也变得有礼貌了。”
“在‘农家乐’刚开始的时候,如果有游客走进农户家里,主人会不理不睬,但现在不一样了,如今他们会泡上一杯茶,和你笑眯眯地聊聊天。”罗全富的儿子、在中国计量学院读大三的罗胜表示。
随着游客的增多,村民们开始改变封闭的心态,喜欢上了和外面的人交流,并积极学习。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主人烧了一桌菜后,会主动询问客人菜的味道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他(她)还会向游客征求室内装修、娱乐设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前晚,在罗全富的家里,他就向记者征求如何开设棋牌室、台球等娱乐设施的问题。
被捆绑同一种事业让黄土岭的村民团结了起来,也萌生了团结意识与民主意识。“比如今天我这里来了许多客人,但接待不了,那我就会把客人介绍给隔壁人家,而不是生意自己做。”一位村民对记者说,现在一户农户如果想要做什么事的话,不会像以前那样闷声不响就做了,而首先会和村里的领导及村民们商量一下,尽量兼顾村民们的整体利益和自己的个人利益。
目前,全村23户“农家乐”经营户准备自发成立“农家乐合作社”,其目的是在收费、卫生、游客调配等方面进行统一协调。“这个合作社不是乡政府要求我们做的,而是农户们自发组织起来的。” 周庆瑜对记者说。
■新闻纵深
去年,中国美院各个专业的几十名学生在黄土岭村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习写生,并在村里建立了“中国美术学院大学生实践基地”。去年7月,学生们在七里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制作了“七里乡网站”、为乡属企业进行产品包装设计、为“农家乐”经营户进行了室内外装修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