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令我意外的是,在村民和外人口中的好支书,在家人眼里,却是一位严肃到几乎不近情理的人。
“我们都有些怕他。”二儿子郑奇才说:“只要是村里的事,他就不容许我们反对。”儿子们问过父亲:“为什么对村里的人那么好?”父亲说:“因为我是党员。”
郑奇才和哥哥郑奇猛曾几次写过入党申请书,但后来都没下文了。“我们把申请书直接交给爸爸,估计都被他丢掉了。因为他总是跟我们说,你们还小,还需要为全村人做更多好事。要让对村里有用的人先入党。再说,我是支部书记,自己的儿子先入党,别人会有看法的。”郑奇才遗憾地摇摇头:“以前我很怨他,但是爸爸生了这场大病后,我们全家看到村里人对他那么好,我开始理解爸爸的许多做法和态度,我开始敬佩他了。他说得没错,我们还做得很不够。去年12月我爸爸出院后,我又写了份入党申请书,我想多为村里做些事。”
郑九万出院后,大儿子郑奇猛就到建德弹棉花了。对于父亲,他比弟弟有更多的了解,也有更多的崇敬:“虽然父亲对我们的一些做法看起来不近情理,但是父亲的做人原则告诉我们,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着。只有多为他人着想,才能为更多人所爱戴。父亲一直是我的骄傲。”
村里的事,村民的事,永远是父亲心里至高无上的事。郑奇猛说,偶尔回家,母亲总要让他劝劝父亲,小心自己的身体。他有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外面他能忍着,回到家里就忍不住了,经常痛得大叫,虚汗直冒,连衣服都脱不下来。这时,只有母亲一边流泪,一边小心地照顾他。
郑猛奇常年在外打工,父亲对这个儿子非常牵挂,经常打电话询问他的情况。说一些家里的事情后,每次都提醒他弹棉花时别忘了戴口罩。然后,又是不忘教育他:赚钱固然要紧,但不能昧良心,要实实在在做事。
郑奇猛说:“村里有许多事情需要大家共同出力,父亲总是要求我们家里人带好头。比如,村里修机耕路,每个村民出500元,尽管我和爱人不在家,但接到父亲电话通知,我们立即将1000元汇了回去。后来听说一些村民一时拿不出钱,父亲就替他们垫上了。”
郑九万如此慷慨,有人以为他是一个有钱人。其实根本不是。郑家的木头房子是村里最破旧的几幢之一,简陋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家具,儿子的婚房里,只有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机,这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了。
老伴李金叶谈起郑九万,真是又气又疼。她说:“当年,我是被他‘骗’嫁过来的。他爸爸是蔑匠,有技术,九万自己力气又很大,很能干活,我以为嫁到他家,生活肯定是不错的。可是,嫁给他几十年,家里还是这副穷样子。不过,我不后悔,因为九万,真的是个好人。”
在温州这块现代市场经济萌芽最早、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对于一位村支书的评价,看重的并不是他个人所取得的财富、他的家庭的致富经历,却是他为村里人做下的那些点滴小事,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为村民所做的一切,无不闪耀着人性和党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