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5版:人文·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 《江南》力推“文学浙军”
· 今年, 越剧戏迷将成“超女”
· 《少年杨家将》 横店春点兵
· 杭州民营资本 首度介入的影院即将开张 搞点低价电影先
· 《雪山飞狐》聂远新造型曝光
· 浙江儿童艺术剧团 4月送戏下乡
· 寒春擂响威风锣鼓
· 陈凯歌回国不谈“馒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2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改版首期漂亮交卷
《江南》力推“文学浙军”
  本报讯 读者们拭目以待的首期新《江南》,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销量由原先的2000册飚升为1.1万册,并且第一次出现了加印和邮购。作为浙江唯一的大型纯文学期刊,《江南》的脉动和后劲依然搅动着大家的热切期待。

  近日,《江南》主编、著名出版人袁敏女士透露,在实现覆盖杭州400余家报刊亭的目标后,《江南》第二步将立足锤炼品质,突破地方性杂志的藩篱,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全国大中城市构建自身的发行系统,直至跻身全国性纯文学期刊的“第一梯队”。

  全国媒体热评《江南》

  首期全新出击的《江南》,无论装帧还是内容,都得到了读者和业内的认可,发行量飙升至1.1万册。在文学越来越边缘化的今天,一家地方的纯文学刊物居然有这么大的改革成效,《江南》现象引动了全国学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光明时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等全国十多家知名媒体,都对《江南》改版作了充分报道。在不少媒体的报道中,由《收获》、《小说选刊》等著名文学期刊组成的“第一梯队”中,也赫然出现了《江南》的名字,并有详细评介。《中国青年报》还邀约知名人文学者发表了大篇幅的《对话〈江南〉》。

  《江南》将力推“文学浙军”

  袁敏颇感可惜地说,浙江本土有不少有实力和潜质的作家,但是长时间处于“散兵游勇”状态,未曾集体出击和宣传包装,因此没有凝聚成璀璨的光照。作为本土唯一的纯文学刊物,《江南》打造、力推“文学浙军”义不容辞。她说,《江南》将首先关注本土处于“襁褓”中的优秀作家,为他们提供挥洒才情的平台,并通过国内知名评论家的推介,将他们推向全国,成为被全国文坛认可的文学新星,从而使“文学浙军”在中国文坛更具影响力。

  4月份,《江南》将举办一期笔会,汇聚浙江最优秀和最有潜质的作家,让他们了解《江南》的改革方向,掌握他们的创作动向,让本土一流文学稿源从《江南》走向全国。

  名家名作提升“磁性”

  引进全国一流作家的作品,是《江南》打造品位和提升影响力的不懈追求。在即将推出的2006年《江南》第二期上,就汇聚了江西省作协主席陈世旭的中篇小说《独身女人沙龙》、旧上海豪门出身的作家程乃珊的纪实文学《上海滩豪门今昔》、章乃器的儿子章立凡的《“文革”中的康同璧母女》,以及周国平、史铁生、蒋子丹和李宽定等名家之作。

  选择全国关注的文化事件,发出《江南》自己的声音,也是显示了其贴近社会热点和大众审美口味努力。比如目前未演先热的电影《无穷动》,由国际高度关注的导演宁瀛招揽了洪晃、刘索拉和章含之等赫赫有名的女人主演,宁瀛所写的4万余字的导演手记——《〈无穷动〉背后的故事》就大有看头了。

  据悉,王安忆、迟子健等更多“大家”的作品都将陆续在《江南》露脸。同时,《江南》也不会忘了青春文学,比如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冠军王皓舒的小说《碎》,也将粉墨登场。

  进军全国大中城市

  怀揣文学理想而来的袁敏说,《江南》要靠内在品质和发行量“说话”,打造“大江南”的概念,突破地方性文学杂志的烙印,跻身全国性的文学期刊“第一梯队”。这是她,也是众多读者对《江南》的隆重期望。

  为了这个理想,《江南》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走出浙江,在全国大中城市搭建自身的发行系统。目前,《江南》首先已经锁定了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作为其走向全国的前哨站,一系列“绝招”正在进行中。

  本报通讯员 季关泉 本报记者 陈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