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从去年被新证券法赋予准生证以来,融资融券业务就备受业界瞩目。银监会近日明确了商业银行开办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的条件,记者昨天从杭州各大银行了解到,股票质押贷款目前处于停滞状态,而融资融券业务还没接到通知。
“风险难控制、股票难变现,操作过程中还有许多限定细节,目前还没有办理过一例。”一位银行人士表示,该行从2000年起就开始推出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但股价此后的大跌让他们很谨慎。他说:“之前,股票质押业务的最长质押期为半年,一般银行贷给证券公司的资金,只占所质押股票当期市值的三成至五成,但如果证券公司质押股票为前景较好的蓝筹股,银行可以放宽到质押股票当期总市值的六成。但现在处于空白状态。”
一位证券公司人士也告诉记者,因证券公司融资还存在同业拆借、发放短期债券等方式获得资金,通过股票质押贷款融资的比例还比较少。
据了解,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黄湘平近日表示,融资融券业务的有关规则正在制订中。在前天召开的“融资融券业务专题研讨会”上,参会的15家券商代表认为,在融资业务中可以考先推出风险较小的IPO融资,再推出股票质押融资。所谓IPO融资,是指客户用在IPO过程中所申购到的股票作为质押证券而进行的融资。在股票的信用交易对象上,试点初期,应选择绩优股作为融资对象,首先考虑上证50指标股,在条件成熟时将范围扩大到沪深300指标股。不过,对于融资融券业务是应该采用集中授信的专业融资公司模式还是采用市场化的证券公司直接授信模式,券商间还存在很大分歧。
根据市场人士的分析,对于证券市场而言,融资融券的首要意义是解决流动性问题。如果一只股票能有10%用于抵押融资,等于体系内循环资金多生出10%。以这10%为杠杆,还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其中银行信贷资金对证券市场的支持将进一步加强。“如果国家放开融券限制,实际上是为未来股市引入股指期货等做空机制创造条件。”金通证券咨询分析师钱向劲认为,融资融券和做空机制的结合,将使得券商可以放大资金使用规模。
开办融资融券业务,能让银行资金多一个收益渠道,也可以让银行资金得以分享股市成长带来的收益。不过,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能够经受住考验吗?杭州一位银行负责人就表示:“我们现在还没收到总行的有关通知,也没有做任何准备。”他个人认为,目前股市还存在很大变数,推出这项业务的时机短期还未成熟。
本报记者 俞萍丽 张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