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卖新闻》为何转向?答案非常简单,就在于渡边等人看清了日本的现实状况和世界的发展大势。
首先,日本对外侵略的历史是确实存在的,不管右翼势力怎样诡辩,靖国神社里供奉着甲级战犯是不争的事实,“游就馆”里充溢着对军国主义的赞扬也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小泉以不能向中、韩屈服为由,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其个人从“硬汉”形象中受益,但日本的政治风气却受到污染,国家形象受到损害。
再次,和平与合作是世界发展的主流,小泉那套“只要日美关系好,亚洲外交就会顺利”的僵硬思维根本行不通。
渡边的转向固然是出于“为日本谋”的深虑,但对当下陷入低谷的中日关系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一,日本前首相宫泽喜一曾经说过,日本人战前相信国定教科书,战后相信大众传媒。而以《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5家全国大报为领军的大众传媒能量极大。
第二,有关历史认识问题,日本新闻界长期左右对阵:《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反对美化侵略战争;《读卖新闻》和《产经新闻》支持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战争。这种报界的对立影响到民间,直接造成了国民认识的割裂。在此关头,《读卖新闻》反戈一击,不仅使媒体阵营内部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改变,还将对政界的“参拜派”及民间的“厌华派”产生强烈震撼。
日本新闻界有识之士相机而呼,呼出了时代的要求,对这一点理应给予积极评价。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