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5年底,浙江累计注册商标25万余件,虽居全国第二,但仍面临大量小型企业无牌经营的困局,平均每家法人企业只有0.6件商标,约6000多家企业才拥有1件驰名商标。
■本报通讯员 沈雁 本报记者 陈聿敏
本报讯 浙江制造业红红火火,但是许多企业却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在销售过程中赚取微薄的利润。如慈溪的小家电产业在市场上占据了相当份额,但大量的贴牌加工,让这些企业只是为国外大牌“打工”。这几年来,在浙江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品牌竞争力的缺失,无疑让浙江企业和政府部门有深切之痛。
昨天,浙江省工商局正式对外公布了《浙江省“十一五”商标发展规划》,提出将“推动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浙江省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而规划的重点直指制造业。
在工商部门的一份统计中显示,截至2005年底,浙江全省累计注册商标25万余件,虽居全国第二,但仍面临大量小型企业无牌经营的困局,平均每家法人企业只有0.6件商标,约6000多家企业才拥有1件驰名商标。贴牌加工现象突出,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强势品牌很少。
而按照《规划》要求,到2010年,浙江省注册商标总数将达到35万件,企业商标拥有率达到70%以上,这意味着7成以上浙江企业都必须注册自己的商标;出口商品企业在主要出口国应拥有自己的境外注册商标。而商标品牌的培育,则成为此次规划的重心:到2010年,驰名商标总数达到100件,浙江省著名商标2000件,省知名商号800件,同时有重点地培育5~10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知名品牌。
在产业布局上,制造业商标品牌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被排在首位,“到2010年,培育和发展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制造业强势品牌200个”,重点发展和提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皮革制品、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商标品牌。按照此项规划,浙江的商标品牌经济将不断上升,到2010年,浙江省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企业总产值将实现翻一番,达到8000亿元以上。
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了支持《规划》实施,浙江省即将设置一整套“经济杠杆”,包括建立注册商标奖励或补贴制度、优先为驰名商标企业提供信贷、土地、电力资源等,来激发浙商商标注册的热情,从而打造浙江品牌的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