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昉堃 林燕
花了13万元钱,总以为买回来的是一辆新车,结果却是一辆事故车。今年1月中旬,萧山一汽车经销商因欺骗消费者,将事故车修理后当新车卖,受到工商部门的立案查处,最后不得不为自己的不诚信交上了24万元(赔偿和补偿款)的高昂“学费”。
近年来,汽车快速进入百姓家庭。在杭州,每天有300辆新车上牌,但当大量新车让你高兴地成为新车主的同时,汽车销售、汽车维修等领域内的不诚信行为也就频频出现,成为有车族有车生活的新烦恼。据省消协统计,去年,全省各级消协受理汽车投诉473件,其中涉及质量安全方面的达300件,占汽车投诉总量的63%。特别是汽车服务和维修方面的投诉,正不断增多,比如假冒劣质配件充当正品配件、虚报修理工时、更换不必要更换的零件等等,不一而足。以至于说到维修,有车族就头痛。
如何让买车更加透明,让修车更加诚信?昨天,本报记者专访了省消协秘书长王永木,王永木表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汽车方面的投诉已成为我省消费投诉的新热点,从投诉情况看,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依然最多,但有车族在用车过程中有关汽车服务和维修方面的投诉增长非常快,值得各方面引起重视。
王永木对个别汽车销售商和维修店经营者的不诚信行为深恶痛绝,他说,这不仅损害了广大汽车消费者的利益,也给整个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设置了障碍。他表示,现在,汽车消费者在汽车购买、维修等过程中仍处于“弱势”地位,需要每位商家诚信自律,才能让消费者感觉平等。他说,省消协希望汽车行业的所有经营者都能重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诚信经营,给消费者一个诚信消费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