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透过分数的屏障,考察孩子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全面评价每个学生。”本报《关注中考改革——今年中考,素质测评怎么搞?》昨日见报(D13版),上午,热情的家长们陆续打来电话,表达对今年中考改革第一次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理解;同时,家长们都非常希望学校能通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将素质评定进行得更规范、更公平。
有位母亲在电话里说:“我曾经很担心,怕老师在素质评定时有偏心,甚至可能有家长去拍老师马屁。”现在,她女儿所在学校已经进行两次评定,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老师评语等,看来都比较公正。她希望这样的评定,能真正让大家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昨天,本报解读了杭城两所初中对“综合素质评定”的个性化方案。昨天,杭城不少初中也介绍了自己的“素质评定”细则,他们的做法也都有借鉴之处。
风帆中学
引入家庭和社会评价
杭州风帆中学在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时,专门引入家庭和社会评价,更全面地认识学生。
学校把每个学生自评的结果送到家长手中,同时邀请家长写下对自己孩子的评价。这样,就能让家长和老师都更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看到学生成长的全面轨迹。
同时,学校经过多年实践,还引入了社会评价——学生在假期进行社区服务的表现。每逢寒假,杭州风帆中学的学生都要带着学校的“委托信”去社区联系,完成一些公益性工作,比如帮助社区进行宣传活动,在楼道和公共区域进行保洁工作,或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慰问特殊家庭。而在开学时,就要将社区的评价带回学校。
徐萍萍校长说,引入家庭和社会评价,能有效地补充同学的多个侧面,能更多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这样才有利于“综合素质评定”的全面和公平。
夏衍中学
“白卷”学生越来越少
在每周结束时,杭州夏衍中学的九年级同学都需要交一份特殊的“作业”,记录自己这一周做的好事、有意义的事,或者获得的奖项,取得的荣誉……
这份“作业”都积累在班主任手中,等到学期末进行“综合素质评定”时,就成为老师手中的客观素材。
在刚开始布置这份“作业”时,老师就说明一条:如果没有内容可写的同学,可以交“白卷”。
最初的几周时间,没有内容可写的同学挺多,但是渐渐地同学们就有了“感觉”,知道要积极地参与班级活动、热情帮助同学、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现在,会找事做、有事情写的同学越来越多。
面对如此丰富的“作业”,学生看到了自己进步的过程;而且在进行“素质评定”时,每位同学的材料都很真实。这样的办法,正是体现在督促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
拱墅区
7所学校交流细则
去年10月底,杭州拱墅区的7所公办初中进行“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经验交流,每所学校在自定细则的基础上,又从别的学校汲取了好的经验。
杭州文晖中学副校长张频说,7所学校交流后,基本统一两大原则:一是学生出现哪些情况不能评A等;二是学生有了哪些过失评定就为E等。
比如在“道德与素养”评定时,细则就明确规定,考试作弊;无故不参加环保活动、社区劳动或其它公益活动;有辱骂师长、敲诈、打架、赌博、偷窃、故意破坏公物等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为;多次进网吧、游戏机房、舞厅等未成年人不宜场所;满足现状,得过且过,遇到困难消极逃避,行为懒散;一学期累计迟到、早退超过10次或旷课一天以上;经常说谎话、脏话、粗话,不守信用;受过年级以上处分,只要有一项“犯规”,这项就不能评A等。
张频说,学校已将这些细则在学校各个年级公布,便于学生们对照执行。同时,由于各校的九年级毕业生都按细则进行评定,所以尺度都把握得比较一致。
本报记者 沈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