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0版:每日新闻·市民
3  4  
PDF 版
· 有人说我傻 但我很快乐
· 项爷爷您就是雨中那把伞
· 你我老姐妹 就要帮一把
· 平时多亏你照顾 今日我来当雷锋
· “一条半腿”撑起环保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他帮助家乡191名学子继续学业,孩子来信说——
项爷爷您就是雨中那把伞
  ■本报记者 叶涵 本报通讯员 汪永春

  

  杭州刀茅巷社区一幢老房子里,一位穿着朴素、戴着副老花眼镜的老人,正顶着昏暗的灯光,从一个泛黄的牛皮袋里很小心地拿出一张张写满名字的表格。

  “你看,这个溪源小学的小宋,很可怜哪,从小被亲生父母遗弃,后来被另外的人家收养,可几年前,她的养父母也都去世了,就剩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

  这位叫项连根的老人,三年来,除了休息,他的时间基本上花在联系杭州的一些爱心企业上,而他的心思,则全部寄托在安徽歙县的460多名贫困学生那边……

  偶然收到家乡的信:

  460名贫困生急待救助

  事情源于2003年的10月份。“那天,我收到歙县团县委的一封信。这封信是给家乡的旅外人士的,信中说目前全县有460多名贫困学生面临失学,急待救助,希冀家乡旅外人士能助一臂之力。”    

  收到这封沉甸甸的信,项连根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项连根是安徽歙县王村镇文川人,因家境贫寒,小时侯只念了两年书。13岁那年,他背井离乡,到杭州当了学徒。没书读的苦滋味,他心里很清楚。

  可是自己只是个普通的退休人员,根本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么多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到底该怎么办呢?突然间,项老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杭州滨江房产集团的董事长戚金兴。他硬着头皮找上门去,不料,戚金兴答应得很爽快,当月便敲定首批结对帮扶的72名贫困生名单。

  从此,项老做“红娘”牵线救助家乡贫困儿童犹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参加的“爱心企业”、“爱心个人”越来越多。从2003年到现在,通过项连根老人牵线受到杭州企业资助的歙县贫困学生,已达191个。项连根的愿望是,希望400多名贫困学生能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全部得到资助,完成学业。

  爱心企业眼中的项连根:

  真诚,没有私心

  “当时,他自己拖着老迈的身体,到安徽歙县去看实际情况。结果看到的情况跟信上说的果然一样。那天他拿着72名的贫困生名单,送到我这里,我马上决定:小学每人每年400元,初中600元,高中800元,一直救助至高中毕业。考上大学的学生,还将继续得资助。”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董事长戚金兴说:“他的为人,我最清楚,我知道他会为我资助的钱负责,所以捐出钱来我很放心,果然,后来他又去安徽好几次,回来很兴奋地对我说,‘你的钱已经发到学生手上啦’。这么认真的人在做公益活动,你说我有理由不支持么?”

  被项老感动的,可不止戚金兴,四季青服装集团的董事长祝浩泉说,2005年4月,我们集团党支部采取党员捐款的方式,救助了20名歙县贫困生,每人每年500元,直到高中毕业。

  滨江建筑工程公司的章明星先生听说项连根老人的事迹后,二话没说,个人救助了5名学生;有一天,项连根代老伴看店时正抄写救助名单,被附近服装店的老板娘沈琴梦碰见,她当场表示救助一名贫困生,并拿出500元,托他带过去……

  现在,张生记集团、景芳股份经济合作社、苏杭服装市场、常青股份经济合作社等也加入到了项连根老人的资助队伍中,被资助的贫困生队伍在不断扩大。

  邻居眼里的项连根:

  勤俭节约却又慷慨大方

  脚穿七八十年代的解放鞋,身穿半旧夹克衫,衬衣的领子洗得发白起毛,常年骑着破旧自行车东奔西走,平时朴素得像位普通农民,这是邻居赵荷英老人眼中的项连根。

  “和老项家只有一门之隔,没事时,我就会到他家坐坐。老项没有吸烟喝酒的习惯,平时非常节俭,我甚至没看到过他们吃过一顿丰盛的饭菜。”赵大妈对这个邻居的节俭有些不理解,“我知道他们每个月的退休工资不低,完全可以不用那么精打细算的。”

  不过,赵大妈说,老项对自己非常节俭,但对需要帮助的人就确实“慷慨大方”的很。

  “我以前是楼道里的组长,社区里每次要求居民为贫困地区捐钱、捐物时,我只要跟他一说,他都是第一个带头的,要捐钱,他比别人要多,要捐物,他会到市场里买来新的被褥、衣服送到社区。”

  在采访项连根的邻居中,许多邻居说,他们对项大伯做好事不感到突然,因为,这是他的一贯作风。

  社区工作者眼中的项连根:

  他的晚年老有所为

  刀茅巷社区工作者梅兰钦真正跟项连根接触并不久,不过,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她却也被项连根的为人处事所“折服”:

  “真正跟他接触,其实还并不久,应该算是大年初四那天开始吧。那天他拿着一位老家贫困生写给他的拜年信,来到社区里。他有点激动地叫住我,非要让我看看这封信。我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这才想起来他原先来过社区几次,每次来都拿着一叠名单表格,让我们帮他打到电脑里。只是那时候我们都没有想到,这么年迈的一位老人是身体力行地在做着这样的好事。

  受助学生眼里的项连根:

  和蔼的好爷爷

  在项连根的家里,我看到了许多被救助的孩子写给他的信,信中充满了对“项爷爷”的感激。歙县中学高一(10)班方丽萍在信中说:“项爷爷,在大雨中行走的人都渴望有一把伞,我想,您就是那把伞,我就是那在大雨中行走的人。”

  昨日晚上8点,本报记者连线安徽歙县王村中心学校,通过校团委书记,我们找到了与项连根老人见过面的初二学生项玉婉,电话里面对记者有些生怯的项玉婉说,她觉得“项爷爷是个和蔼的好心人”:

  “那个眼睛大大的,有半排牙齿没有的项爷爷吧!去年正月的时候他来过我们家,刚见到他我还有点怕,他走上来摸了摸我的脸,问我爸爸妈妈在哪里。我告诉他我爸爸去世,妈妈改嫁了,家里就我跟爷爷奶奶。然后他跟我说,一定要认真学习,考上大学。他还跟我说,有机会叫我来杭州,来见见资助我的恩人。”

  王村镇正是项连根老人的老家。校团委书记胡继佳在电话里向我们介绍,王村中心学校包括小学和中学,总共有2000多名学生,其中贫困生的比例占到10%左右,有200多名。说起项连根,胡继佳连说了好几个“感激”:“他帮助了我们这里的好多学生,像他这么具有爱心又认真负责的人,我以前从没碰到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