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全国两会·现场
3  4  
PDF 版
· 姜恩柱热答中外记者
· 一个书柜 引发的议案
· 大会前夕“串门”忙
· 博客之“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博客之“手”
  在博客之风日盛的互联网上,近日又新增一支“队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网上,动辄就能看见“两会博客”、“代表博客”、“委员博客”专栏,采访间,时不时就听见记者们缠着代表委员们要博客,受邀者大多欣然接受。

  博客,这大概也算是今年两会期间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时髦词了。但是,于众多网民乃至百姓而言,代表委员博客的出现,其意义恐怕不仅仅是一个时髦形式,而是代表委员倾听民声的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是拉近百姓和代表委员距离的“无形之手”,是一个散发着责任光芒的互动平台。

  再细看代表委员们每篇博客后可观的阅读率和评论帖,就可以看到民意源泉滋润的不仅是一个博客,更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弥足珍贵的参政议政资源,这里是民意表达更直接、更广泛、更真实、更具辩论性的空间。正是身后有那么多的“灌水者”,他们不会担心智慧枯竭、信息枯竭,不可能听不到基层老百姓的真实想法,不怕触摸不到事关民生大事的热点焦点。

  如果说“两会”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庄严舞台,那么“两会博客”某种程度上就是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茶楼酒肆”。这是一个规模更为庞大的“会议”,而且是“零”开支的最为经济节约的“会议”,非常值得而且有必要“召开”。

  希望,有更多的网民投入“灌水”行列,把身边群众的心声、期盼,乃至民忧民怨之事,原原本本地链接到人大代表的博客,为其参政议政提供素材。同时也希望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网上冲浪时多关注民间博客,很多原汁原味的公众发言、草民之议,稍经提炼就是很好的提案议案。         本报特派记者 胡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