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人正在变得越来越富”。ZARA高层雇员表示,他们正试图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中国市场。“不少海外零售店传回总部的资料显示,很多中国人在店里消费。”
服装零售业顾问公司Kurt Salmon Associates有条件看好中国市场,他们的观点是随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政策的鼓励,人们将在汽车、娱乐和服装上花费越来越多。上海明略市场策划通过对中国十大城市416家服装经销商以及3537位15-60岁消费者的抽样调查,发现消费者越发重视服饰的质量和款式。
Verdict调查公司的分析员Nick Gladding认为中国市场被“麦时尚”攻占将是很快的事情,就像上世纪晚期英国的中产阶级也曾面临类似的问题:因选择不多,所以Marks&Spencer(玛莎)追捧者众,尽管对款式和价格并不满意,但似乎就一晚,所有中产阶级都成为“麦品牌”的拥护者。
然而在西方,“麦时尚”的轰鸣成功也招致了批判。《观察家报》的记者MichelleLee就指出,“麦时尚”正让消费者和主流社会丧失独立和个人主义特质。
读者被提醒商家服务到极致后的场景,一个在1998年6月已经发生的场景:“Gap-to-go计划”针对忙碌的纽约人启动,购买者只要简单地从图册中选择款式、颜色、尺码,然后将之传真或电话,同一天,只要是在曼哈顿地区服装就会送货上门。而对于那些时间极其宝贵的商务客,Gap甚至有1小时快速递送服务。
“连创意产业都开始了标准化,而消费者还用钱投票支持这种大规模的标准化。这是需要反思的。”不可谓不振聋发聩。
作为“麦品牌”成功关键之一的速度,也成为了攻击的对象。MichelleLee在一篇报道里写到,时尚产业的一个现实特征是,消费者先是重重地倾倒向一个(服装)趋势,然后不久,开始厌倦,再发展下去则是鄙视。这是无止尽的循环。而当“麦品牌”繁荣后,时尚循环的周期在变短,我们对趋势更替日渐敏感乃至神经。
Michelle Lee把速度视为“时尚界的可卡因”:便宜、提供短暂满足感、易上瘾。他觉得去“麦商店”买一件外套,就类似于购买者被注射了一针让他骄傲和短暂自信的针剂,尽管有快感,却很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