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6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插队轶事之——那一天
· 都有一颗八卦的心
·
· 幸福杭州人的“六个西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插队轶事之——那一天
  已经三十多年了,还记得木佬佬灵清,1969年的1月30号,那日子天空落雪,又落雪又落雨又刮风,穷冷。一大早和同一个墙门的阿武一道,借了一辆黄鱼车装行李,阿武的阿弟和我的阿弟一个前面踏一个后面推,一直送到南星桥钱塘江轮船码头,那辰光叫“浙江第一码头”,连接江边码头的廊桥从马路上一直延伸到江边总有一里多路长。黄鱼车刚拉到江边检票口,就听到船老大高声喊叫:“船要开嘞,船要开嘞”,这时呼拉拉挤上来一群差不多年纪的青年男女,一边和阿武打招呼一边七手八脚帮着把三轮车上的行李往靠在码头旁的轮船上搬。我随着人群轧过检票口拥上轮船,没有来得及和送我们的弟弟说一声再见,实际上根本没有回头。

  刚进船舱,“呜――呜――”汽笛就叫了二记,轮船就开了。船舱里人已经挤满,跟着前面大呼小叫的一群人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坐下来,定一定神才看清楚,昏黑的船舱靠船邦是两排固定的木凳,舱中间又放了两排长长的木条凳,扁担箩筐鸡笼鸭笼行李和人挤在一起,香烟味旱烟味鸡鸭味以及人身上的味道弥漫整个船舱,透过舱窗,只搁到江水好像就在头顶,船在水上,人在水,缓缓漂着,漂着。

  旁边刚才那一群青年男男女女大概有20多人吧,围成一堆大声兴奋地说着什么,有不少人穿着那个时代年轻人最“洋”的洗的发白的黄军装、大裤脚的裤子和黑色的松紧布鞋。后来才知道,他们曾经是杭州某宣传队的部分成员,他们中间还有兄弟,姐妹和兄妹的。命运已把他们和我连在一起,在义桥这个地方共同生活劳动,短的几个月,长的数年。可那一天除了阿武之外,其余的我都不认识。

  即个套会到义桥去插队落户?说起来话长,1968年下半年,学校里第一次动员到黑龙江去支边,主动报名的同学是嗡起嗡倒,还有好几个写血书的,我是班干部,也积极报名,哪里想到,比考大学还要难,说是“宁缺勿滥”,全校1000多学生,只批准20个。我没去成,不过说实话,对被批准去黑龙江的同学,当时真是羡慕得不得了。

  没有想到,1968年12月,就听说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记得我们学校当时对口的是临安县,几天功夫,居然有好几个公社名额都满了,我和班里的几个同学赶紧报了临安县千洪公社,这时已经是69年1月了。

  一天,我正准备拿了学校的证明去街道派出所迁粮油关系和户口,碰到同一机关宿舍大院比我大一级的阿武,问我到哪里去,我说:“去迁户口到临安插队”。

  阿武又问我:“萧山插队去不去”?

  我问:“远不远”?

  阿武:“义桥,离杭州30里路”。

  我心想:听学校工宣队讲,临安千洪公社离杭州有300里路,虽说没有听到过义桥这个地名,但总是近点好。就说:“去的。”

  阿武:“敲定!”

  我答:“敲定!”

  结果,那天我没有迁户口去临安,而是跟阿武把户口迁到了萧山义桥人民公社。因为临时变卦,觉得没有面子去见说好一起去临安县千洪公社的同学,就写了一张字条,叫弟弟送到其中一个同学家里。这样,我就去了萧山插队了,那年我18岁不到,大弟弟16岁零几个月。

  口述: 劳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