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是BLOG的中文译名,最初被翻译为“网络日志”,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2003年博客在中国刚刚开始起步时博客网站只有几家,而到2005年底,博客站点已达到3682万个,博客的用户到达率为62.2%。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都已开展了自己的博客业务。
从新浪某名人博客点击率过千万,到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乃至记者纷纷开设个人博客写文章、谈感受,了解社情民意,“博客”——这个号称第二代互联网标志的新兴事物正在中国由“小众”走向“大众”,“博客经济”也开始浮出水面。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日前发布的《2005—2006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个,而在中国这一数字则达到了1600万个。
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主任胡延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博客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注意力经济”,其核心一是来自博客化网络传播,二是来自于网络新技术的博客化网络娱乐,三是来自于博客化的网络商务服务。
专家表示,由于博客改变了以往网络以知识为主的传播方式,让每个参与者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又是信息的创造者,由此带来了一定的经济价值,迅速聚拢的人气也让博客的商业价值逐步凸现。
事实上,已有商家看好博客的经济价值。国内著名的IT评论家洪波的个人博客上不久前就出现了和讯网推广其个人门户概念以及招聘Web2.0开发人员的广告。虽然这份广告价格仅过四位数,暂时只和商家签了三个月,但毕竟是目前为止中国首例在个人博客上刊登的广告。
博客中国网董事长方兴东是博客概念在中国最早传播者,他创办的“博客中国”注册用户已过千万,每天都有2000多万的页面访问量。据了解,目前“博客中国”的营收来源,主要通过网站普遍采用的广告收入和无线增值服务。
尽管不是专门的博客网站,但因开辟了名人博客而使人气不断激升的新浪博客注册用户已超过200万个。新浪总编辑陈彤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博客网站来说,首先面临的是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其次才是挣钱的问题,只要有足够大的影响、足够的人流,一定会挣到钱。
方兴东认为,博客广告和分类个性化需求都可能是互联网上新的盈利模式。博客未来将广泛涉及生活产业的各类交易,但最容易实现的是分类广告、二手交易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对此事的看法是,博客未来会向两个方向发展,这其实也是博客本身资源的细分,一种是向非商业性发展,也就是纯个人领域的网络空间;另一种则会成为商业链上不可缺少的环节,成为联系买卖双方的纽带。
《2005-2006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指出,2006年对中国博客产业发展来讲是关键的一年,随着博客规模急剧扩张,中国博客规模将达到6000万个,博客商业化的突破将是这一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