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天上午,11家大剧院的负责人在杭州西湖边上的一家饭店签定了一纸协议,宣布成立浙江省大剧院项目制联盟。
按照本次联盟发起人之一——浙江省对外文化交流公司总经理吕龙华的说法,把省内各个大剧院联合在一起,打造一个以大剧院为主体的主流演出市场品牌,以集团作战的优势引进国内外演出项目,能够有效地减低成本,并扩大引进演出项目的范围和种类。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个联盟带来的实惠是显而易见的:票价水平降了,能看到的演出也更多更好了;对于作为各个城市文化地标的大剧院,这个联盟将使其有戏可演,避免剧院变成摆设的尴尬,更好地发挥剧院本体的文化功能。”吕龙华说。
大剧院能够组成一个颇具规模的联盟,因为在浙江,大剧院已经很成气候了。吕龙华介绍说:“从2004年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开始,浙江省掀起了建设大剧院的热潮,目前大多数的地级市都有了大剧院。已经建成运营的有十五六家,不少县级市也建成了大剧院,而目前还有温州、台州等地的大剧院尚在建设中,几年后全浙江省的大剧院数量将达到20家。这些大剧院建设成本几乎都上亿,最多的杭州大剧院超过了10亿元。”省对外文化交流公司和浙江国华演艺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建立这个联盟,参与的剧院包括杭州、绍兴、嘉兴、宁波、湖州、长兴、舟山、椒江、玉环、萧山十家大剧院以及杭州剧院。
“我们成立这个联盟,很大程度上是被逼的。”省演出家协会副会长金保胜感叹,摆在各大剧院面前的困难很大。“大剧院的投资动辄上亿,所以经营的理念不能等同于普通的剧场和音乐厅。浙江的演出市场本来就比较低迷,大型演出因为成本过高,票价经常脱离大众购买力,同时许多观众习惯于赠票,零售一直举步维艰,搞演出往往是办一场亏一场,何况各地大剧院的日常维持成本相当高,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来维持运行。但如果断奶,大剧院该怎么办?所以我们首先要联合起来,共求生存发展。”
吕龙华透露,联盟每年将不定期地召开项目推荐会,实现信息通明化和信息共享,凡是演出项目都采取一项目一签约的操作模式,各成员享受同等价格。他尤其强调了诚信原则,如成员中出现不负责任的毁约行为,将被劝退出联盟。在办好大剧院主流演出网络的同时,各剧院将建立二级演出网络,让更大范围的基层老百姓能够日常享受演出。
展望未来,省演出家协会副秘书长成大庸表示,“我们这个联盟与其他行业的联盟不同,演出的操作都是本地化的,各家管好自己的一块,不存在某些行业的相互恶性竞争,因此对成员有百利而无一弊。我们早就有这个想法,现在时机成熟了,各家大剧院的积极性非常高,联盟的前景十分看好,我们希望在几年内这个联盟将成为浙江演出在全国的一张品牌名片。”
本报记者 屠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