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硬座车厢的杨保清面色惨白——支气管穿孔使他无法进食,只能依靠胃上插着的一根胶皮管维持生命。母亲徐菊仙坐在他身边,中午只吃了一盒米饭,前面,还有28个小时的路程。
55岁的她怎么也没想到,就在自己和病重的儿子在为治疗费一筹莫展的时候,却在返乡的列车上得到了乘务员和旅客的帮助。
一元、两元,十元、五十、一百——两千多元的捐款足有厚厚两沓。从“爱心大使”手中接过钱时,这位被庄稼地里的太阳烤红了双颊的农村妇女用粗糙的手背抹了一下眼睛,不停地小声说着:“谢谢大家,谢谢好心人……”
这是10日发生在北京至攀枝花的K117次列车上的一幕。徐菊仙来自四川眉山崇礼镇高埂村,儿子杨保清今年34岁,三年前不幸患上了支气管穿孔。
为了治病,母子俩走遍了重庆和北京的大医院,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外债,而杨保清的病情依然未见好转。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选择回家。
“他们一上火车,我就觉得这对母子有点不对劲:儿子面色苍白,显得十分虚弱,母亲也相当憔悴。”列车员刘龙云说。
凭着多年司乘工作的经验,小刘发现他们上车后三四个小时内几乎没有进食,出于关心就上前询问。在得知他们的困难情况后,小刘给徐妈妈端来一份盒饭,并立刻向列车长汇报。
“当时看他们真可怜,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想办法把他们换到卧铺车厢,否则30多个小时的颠簸病人肯定受不了。”列车长张琳燕说。
于是,列车广播开始一遍遍向乘客播出这对母子的遭遇,呼吁乘客为他们捐款。装啤酒的纸箱成了简易的募捐箱;列车员抱着它们在一节节车厢的过道中穿梭;一张张或旧或新的纸币承载着旅客的片片爱心,从四面八方涌向徐菊仙母子。
至晚上8点,全车旅客共计为他们捐款2137.1元,徐菊仙母子也在大家的帮助下,从硬座换到了卧铺。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