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6版:每日新闻·法眼
3  4  
PDF 版
· 社区里的道德管家
· 凌晨2点后 浴室过夜要登记
· 杭城又一手机店被偷精光
· 最重要的是站得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他创办首个社区模拟道德法庭
社区里的道德管家
撬动了棘手的邻里难题
  ■本报记者 孙燕

  

  李味琦,69岁,退休前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法学副教授、天平律师事务所特邀律师;退休后,成为德加社区主任,开出社区普法大讲堂,2002年4月创建“德加社区网站”,2003年,创办浙江省首个“社区模拟道德法庭”。

  通过社区网站实施民主与法制,推行网络民主与居民自治的社区管理和建设。曾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

  

  初见李味琦,一副金边眼镜,一顶黑色呢绒帽,精神抖擞。

  “你可别见外,李主任一年四季都戴帽子,夏天改戴凉帽,这大概是想保护头脑,他每天思考太多了,容易脱发。”边上的党委书记悄悄说。

  李主任都在想啥呢?“小社区可有大学问了。很多社区纠纷需要依法调解,需要你帮助他们维权,这是最好的普法。有时晚上睡觉我也能蹦出点子,怕自己记性不好,马上拿笔记下,要是边上没纸,顺手拿到什么就记,有时就记在了药盒上。”

  邻里纠纷

  先让道德断是非

  2002年4月李味琦搞了一个“德加社区网站”,在网上率先开设道德评判庭。虽然“开庭”次数不多,但每次“开庭”案件都有争议。

  社区有一对邻居,楼上楼下。楼上的有3个朝南的阳台,在外搭了2根晾衣杆,一见太阳露脸,喜欢把衣服、被褥端出阳台,晒在外面。长长的被单晾在外面,像只飘摇的大风筝,飘得楼下的邻居心里恼,觉得自家的阳光被遮蔽了。一次两次也罢,可每当天晴就见楼上把“风筝”放下来,心中不快。不仅如此,楼上还养了只鸟,天一放晴,楼上还会把鸟笼挂出来。这下更糟,掉落的鸟粪厚厚一层,在阳光的加温下挥发出阵阵臭味。

  楼下的邻居哪里憋得住,与楼上理论,对方不理不睬。事情最后闹到李味琦这里。李味琦说,业主公约里面有一条“不能在墙外搭违章建筑”,这对全体业主都有约束力。他晓之以理,但楼上仍不以为然。身为道德评判庭庭长的李味琦最后决定将这事放上网,索性让大家都来断是非。

  “事情到了道德评判庭,社区居民纷纷跟帖,好几页。当大家把道德的天平倒向楼下住户一方时,楼上的住户也开始发话,大家又进行了再‘教育’。最后,楼上住户给我打来了电话,表示会把晾衣杆拿掉、让鸟儿放飞,事情也算圆满解决。”李味琦说,“这以后,大家都知道了业主公约的效力,这类事情,别家也会有,可以推而广之。”

  此后,李味琦特意请来了执法单位,包括区执法局、城管科、综治委、12345热线,开了一个执法联谊会,制定了违章建筑整改意见,发向搞违章建筑的每家每户,让其自行拆除。

  模拟法庭

  最有效的普法园地

  李味琦说,社区有过一些很棘手的问题。一次,小区的保安带着民警,半夜里大呼小叫,敲开了一居民的门,要她交出本没有捡到过的东西。

  居民认为,这不仅影响了她一家人的休息,而且惊动了左邻右舍,侵犯了她本人的名誉权。第二天,李味琦接到了投诉。

  “我不是法官,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只能从道德层面用模拟道德法庭的形式维护人权。作为小区保安,他的第一角色就是小区安全管理者,但为路人寻找失物而去打扰业主休息、侵犯业主的名誉权,是职务角色的错位,违背了小区保安的职业道德规范。”

  最后,模拟道德法庭开庭,开庭的结果很成功,双方达成和解,“庭长”李味琦当庭宣读了《道德评判调解书》。

  但对开模拟法庭,李味琦还是比较慎重,当网上的道德评判庭没能解决,而居民反响又比较大的事,他会开设模拟法庭,比如小区文明养犬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