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的王元成少年时最大的梦想是30岁时能盖上瓦房,娶上媳妇,以前的他做梦也没想过自己会当上人大代表。他曾经只是一个高中辍学进城打工的农家子弟,曾经和每个农民工一样为了生计劳苦奔波。而如今,随着今年“两会”的召开,他已成了一个在普通百姓尤其在农民工群体中知名度很高的人物。王元成被人们称为“草根代表”
“我始终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就像他们说的是‘草根代表’。”自2003年当选十届人大代表以来,王元成用行动证实,他和20年前一样,仍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并为1.5亿相同的人争取着一份“公正”。
从辍学少年到校长
王元成1967年出生在山东宁阳县城关镇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2岁那年,父亲病逝,家庭生活困难。虽然王元成连年“三好”,家里却无力供他读书,高一没上完,他就辍学了。为了糊口,也为了有书读,1985年,王元成四处筹钱,在离家一公里的东疏镇上,办起了这个小镇有史以来第一家“书店”。
1988年,王元成来到泰安一家广告公司打工,靠着开书店时学到的技术,做名片印刷工作。1991年,他创办了主营名片印刷的东方印社。对这个从小吃苦的农村娃来说,为了省下8元钱的住宿费,啃着冷馒头,脱下鞋子当枕头,在体育场边的水泥地上露宿一晚,算不上什么苦。能吃苦,再加上认认真真地印好每一张名片,他的店越办越火。1993年,王元成发现泰安电脑操作人才十分缺乏,就拿出所有积蓄,先后购置了160多台计算机,建起了泰安第一家计算机培训学校——东方计算机学校。
十几年来,王元成的学校共向社会培养输送了包括2600多名进城务工青年与3100多位下岗职工在内的1.3万余名合格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他自己也勤奋好学,多年来坚持不懈,通过自学考取了大学专科、大学本科文凭,还在读在职研究生。1999年,王元成无偿捐建了三所“希望工程电脑学校”,让1000多名大山里的孩子们圆了“电脑梦”;2001年9月27日,他又义务开通了全省第一条进城务工青年咨询热线,投资20多万元,办起了进城务工青年之家……
坚持为农民工讲话
2001年,王元成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2003年,他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那年,王元成又牵头提出制定《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法》,建议取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限制规定,严厉查处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落实农民工的医疗、工伤保险等。这个议案在当年的3月16日就被全国人大正式立案,这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王元成在持续关注进城务工人员的同时,更把目光投向了他们的下一代。近年来,王元成在泰安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在考察完许多民工子弟学校后,王元成认为,较差的教学条件和较大的城乡心理落差,很容易使就读的孩子们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会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隐患。他说,教育是一种社会调节器,它使各种人都能拥有公平晋升的台阶。但现在,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把很多贫寒家庭子女的发展之路给堵住了,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谈到媒体对他的“追捧”,王元成说:“我受关注并不是因为我个人有什么本事,而是因为我代表了1.5亿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群体。媒体对我的关注,就是对农民工的关注。”
王元成愿意踏踏实实做个民工代言人,他说:“其实当代表这几年,我个人的收获很大。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还能继续在人大代表的位子上,为我所属的群体说话。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放弃现在的一切事业,当个‘专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