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连兴 本报通讯员 汪永春
颤巍巍地打开琴盖,王若英老人眼睛里闪烁着追忆的光芒,整整44年了,她没有触摸过钢琴。当年坐在钢琴边,十指翻飞、在这黑白琴键上跃动的窈窕姑娘,如今已然过了耄耋之年,生命的指针跳到“100”。
昨天,老人满100周岁了。
44年没摸钢琴 照样弹得音准
记者赶到杭州彩霞岭社区托老所时,社区正在为老人过生日宴会。大家要她表演个节目,老人想了一下,说:“我原来是杭州四牌楼小学的音乐老师,虽然退休后没摸过琴,但我以前学过钢琴,那我就给大家弹首曲子吧。”
吃完蛋糕,大家来到社区托老所附近的保安桥幼儿园。一看到钢琴,老人已被岁月熏染得浑浊的眼睛猛地一亮,动作熟练地坐到钢琴前。
“嗦嗦啦唻……”老人小声哼着《东方红》的音调,边哼边点头,停顿了几秒,伸出双手搭在琴键上,跳跃的音符立即从指间泻出。
老人突然自言自语道:“怎么没声音啊?”
在场观众一阵笑,有人大声说:“有声,有声!是您耳背啦。”
毕竟44年没弹琴了,在场的幼儿园老师说:“老人弹得基本正确,但手法不够熟练。但老人是全凭着经验和感觉演奏的,不容易啊。”
首届西博会上 曾因折纸获奖
王若英的老家在上海枫泾,一家五兄妹都从事教育。上世纪20年代,她从上海东亚体校毕业后,来到杭州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杭州太庙巷、杭州四牌楼小学和杭州培红幼儿园担任音乐老师,直到1962年退休。
老人的大女儿孙荻华说:“妈妈年轻时心灵手巧,不仅在学校学会了唱歌跳舞、吹拉弹唱,还会做衣服、折纸花。”
老人还参加过1929年的首届西博会,当时她用各种颜色的皱纸折成纸花,简直能以假乱真,在手工艺品展中参展,还获了奖。因为年代久远,老人已记不清到底是个什么奖了。
老人说:“今年西博会上,我还想折些纸花露一手。”看样子,老人还想重现一下当年的风采。
“老人很赶潮流的。”彩霞岭社区主任罗晓君说,他们常去老人家走访,经常看到老人在听音乐,或是拿着放大镜看报纸。如果问她最近杭州发生了什么新闻,她能扳着手指,给你说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