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上周起,每天晚餐前,杭州第十四中学的师生们都能看到几个相同的背影在操场上奔跑。“这可是导师方淳刚给我们几个‘师兄弟’特制的定时定量的跑步计划。”高二学生徐志超停下脚步,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高中生也有导师?”在记者诧异的目光中,方老师笑着解释道:“对,从上学期开始我校就正式推出了‘导师制’。”
师生的双向选择
据了解,该校的导师由相应学科的教师兼任,目前已有近十位导师“上岗”,每位导师都带有一至七名“徒弟”,所涉猎的学科方向包括生物、信息、劳技等。
而学生“拜师”的途径则基本以师生间双向选择为主。导师会根据日常观察,发掘对自己学科有兴趣、特长和潜能的学生;而对某一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找相应的导师进行沟通,争取“拜师”。说起自己的“拜师”经历,高一学生胡方炜觉得可以用一拍即合来形容,他回忆说:“当时是李建江老师先来找我的,恰好他以前的学生是我的偶像——获得过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的楼天城,能和偶像拥有同样的导师,我当然乐意了。”
导师的双重任务
不过给高中生当导师可不是件轻松的事,除了在节假日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们扩充课堂外的新知识,如带着生物学科的学生去大学里做实验,辅导信息学科的学生参加网络比赛等等,导师们还要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高二学生楼靖雨告诉记者:“就拿方老师开给我们几位生物学科的‘师兄弟’的指定书目来说,徐志超的书目跟我的就不一样。”
充当教练的同时,导师们还扮演起了家长的角色。胡方炜看了看身边沉默不语的李建江老师,说:“因为我是住校生,所以天气一变李老师就会提醒我加衣服。”“我上回生病还是方淳老师陪我去打吊针的呢。”楼靖雨不由地插嘴。“是呀,导师们怕学生因为做实验什么的耽误了吃饭,还常拿着大碗小碗帮他们打饭,不知道个中因由的,还以为他们突然食量大增呢。”其他老师笑着告诉记者。
一对一培养
对于导师制的推行,参与其中的学生们普遍感觉收获颇丰。“在课外的实验中我们常能发现课本上见不到的东西。上次方老师带我们去解剖河蚌,发现里面不光有珍珠,还有许多小寄生虫,差点被我们误认为是河蚌的‘宝宝’。”楼靖雨兴奋地告诉记者,“另一点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是,导师会规范我们日常的行为习惯。”“因为我认为良好的习惯是对成功来讲很重要。例如,徐志超刚进高中时坐都坐不牢,为了能让他养成静心思考的习惯,我就让他跟着我去办公室学‘坐’,现在已经压根不用我操心了。”方老师点点头说。
“此外,由于‘导师制’是利用节假日授课,需要相当大的耐心与毅力,我原来的三名学生如今只剩下一位,但她真的越来越优秀,所以说这也是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培养方式。”化学导师汤小梅向记者表示。
该校副校长邱峰则坦言:“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讲究的是集中统一教育的高效益,却因针对性不强而使得有显著特长的学生的发展受到制约。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一对一’或小组化辅导的‘导师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最优化发展。”
本报通讯员 张冠超
本报记者 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