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奉化,有那么一群“神秘人”,没事就逛街,而且专买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以此来维护消费者权益。“他们虽然不穿工商制服,却有着和工商执法人员一样犀利的眼光。”奉化市工商局有关领导说。这支35人的“兼职打假队”去年成立以来已查出不少假冒伪劣产品。
跟着“顾客”神秘暗访
下午3点,奉化惠政路的市场杂货铺前出现了4位只看不买的“顾客”。“打假人”从数百袋袋装酒中找出了8袋调料酒有问题。他们问老板:“还有这种调料酒吗?我们单位食堂要多买些。”老板在一番寻找后说没有了。“打假人”指着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告诉老板:“这酒已过期10多天了,酒的颜色也变了,还能卖吗?”杂货铺老板红着脸连连说:“我早听说过你们,今天真碰上了。下次我一定注意。”记者问“打假人”为什么不索赔,他们回答:“我们只要求问题产品撤柜销毁。如果量大且态度恶劣的,我们在取得证据后,会悄悄地上报工商部门,由工商部门调查处理。”
他们都是普通人
“这些‘打假人’其实都是普通百姓。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村治保主任、有教师、有企业老板……”奉化锦屏工商所消协的负责人老汪透露了秘密:“去年9月28日,奉化市消协特地组织了35名普通百姓,对他们进行了专门培训,组成了‘3·15’消费维权志愿者队伍,他们的任务就是上街寻找假冒伪劣商品,一旦发现,就地维权或向有关部门举报。工商部门几次查获的重大假冒伪劣产品案,基本上都是他们提供的。”今年47岁的王成华(化名)是志愿者中“战功显赫”的一位,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业余打假十余年
老王说:“以前我只是一个打假‘个体户’,单干了快十年。最初到了商店也就是看看是不是三无产品,有没有过期。可这么点知识哪儿够。还好我家离工商所近,我有空就去那里问问,那时候我还学了消费法、工商法。 去年开始,老王经过工商局的“业务培训”,眼睛更亮了,打假也更卖力了,现在他每天都要上街去转转。
不图报酬图痛快
按规定,打假活动部分经费可由消协开支,捉假成功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奖励。但这么多年,老王手里的发票一张都没报销过,奖励一次都没领过。
“半年多来,这些打假人大多是自掏腰包‘买假’,只报销了两张发票,而且捉假成功的那些奖励费也没有一个人来领取。”工商干部们说起这些志愿者来直竖大拇指。下一步,他们还准备扩大志愿者队伍。
王琼 王景波 李琦辉 谢长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