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9版:每日新闻·文娱
3  4  
PDF 版
· 浙派“60末”画家 精彩亮相
· ■“人文报道创新季”·疯狂越剧原来越剧可以这样流行地唱
· “四天工作制”闪现新意
· 李英爱用中文说“真棒”
· 昨天皮皮鲁最俏 郑渊洁签售签到手抽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昨天,年轻歌手在本报编辑部与越剧亲密接触
■“人文报道创新季”·疯狂越剧原来越剧可以这样流行地唱
  本报讯 本报“人文报道创新季”之一——“疯狂越剧”青春实验吸引了越迷和专业院团的关注,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参与。经过筛选,本报选定了几位创作者演绎他们心中的时尚越剧印象。昨天,深蓝光圈乐队的陈宇浩、曾力轩等几位年轻歌手在编辑部与越剧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许多年轻人不知道越剧,无意中却已和越剧有过接触,只是他不知道那原来就是越剧。昨天记者在办公室放越剧给陈宇浩他们听,放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录制的越剧《小刀会》片段,音乐前奏响起,陈宇浩这个“大话迷”愣住了,“这段音乐和《大话西游》一样!不会吧?”他还清晰地说出这段音乐在《大话西游》中出现了好几次,其中有一次就是至尊宝照镜子,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原形孙悟空,那个时候配的音乐就和《小刀会》这一段一模一样。“原来越剧音乐和流行音乐可以这样借鉴。”他似乎开了一大窍。

  一首《Susan说》、一首《花田错》、一首《发如雪》……戏曲元素和流行音乐的结合是目前乐坛新亮点。如何把流行音乐这种创意和表达引入越剧,这是越剧站在百年门槛上值得尝试的一种方式。

  在越剧发展史上,每一次越剧的突破总有越剧以外的力量在推动。1938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担任越剧编剧,和名角姚水娟对越剧进行改良,排演了《巾帼英雄花木兰》,使越剧题材和文本有了一次大突破;1942年袁雪芬开始对越剧进行改革,决定学话剧设立编剧、导演,上海话剧界、电影界的四个年轻人被聘为编剧导演,她同时着手改进舞台的布景和灯光设施,并用油彩化妆,使越剧更成熟;1946年5月6日,袁雪芬创作《祥林嫂》,由鲁迅夫人许广平请来了上海艺术界名流,引起轰动,得到极大关注,使越剧成为主流戏曲……百年之后,我们把“疯狂越剧”青春实验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不限服装、不限表演、不限唱腔、不限题材,让无拘无束的越剧门外汉们发挥无穷的想象,去演绎心目中的越剧印象。

  这样敞开的“疯狂越剧”青春实验,也引来了专业越剧院团的关注。一向提倡“越剧都市化”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与这次行动自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将加入这次实验行动。郭小男导演说,他将抽出时间给参与实验者一些舞台呈现和表演上的指导。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则承诺,在“疯狂越剧”青春实验举行当晚,她将在派对上放送惊喜。

  3月20日下午2:00,“疯狂越剧”青春实验也计划让参与实验的一些年轻人与越剧专业演员进行“第一次亲密接触”。届时杭州大剧院音乐厅举行的越剧时尚歌友会上,这些不受越剧程式束缚的年轻人,将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十位越剧闪亮新星蔡浙飞、周艳、章益清等切磋,在这里留下越剧的第一印象,再据此演绎自己心目中喜欢的现代越剧形象。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也说,越剧的门敞开着,欢迎更多年轻人来了解越剧关注越剧。浙江小百花爱越俱乐部的会员或喜爱越剧的杭州市民均可报名参加本次活动。

  本报记者 王玲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