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7版:人文
3  4  
PDF 版
· “吃过苦的人能捱得住岁月”
· “疯狂越剧” 感受青春热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吃过苦的人能捱得住岁月”
全中国最美的老太太,昨在钱报红人馆道出美丽心经
  本报讯 精致妆容、紧致皮肤、朴素毛衣、黑色中跟鞋,如果不是秦怡自己一再地提醒,“已经85岁啦”,没人能从眼前真实的秦怡身上读出这个信息,她的状态实在是太好了!

  昨天,中国第一代电影明星秦怡走进钱江晚报红人馆,守候在钱报红人馆的影迷们啧啧称奇,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偶像是位端庄高贵的美妇。岁月既没有带走她挺直的腰身,也没有使她脸部的线条发生改变。虽然人们都知道秦怡照顾儿子的日子蛮辛苦,但从秦怡身上你看不出任何一点受苦的痕迹。

  她美得让人感动

  昨天秦怡很辛苦。一大早从上海坐汽车专程来杭州,为她的自传《跨越世纪的美丽》签售。下午又走进钱报红人馆,参加本报特意安排的小型影迷见面会。

  本来秦怡这次来杭州计划带着儿子金捷一起来的,杭州的接待方还特意在梅地亚宾馆给她们母子安排了房间。但今天早上临出发前,秦怡唤醒金捷时,金捷说,自己有点累,想要多睡会。所以秦怡便依儿子的心愿,一个人来杭州,但因为放心不下金捷,秦怡昨天晚上在结束了杭州的活动之后,仍不顾众人的阻挡,还是执意要赶回上海去。

  “金捷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现在比较稳定,但就是身体不好,虽然他已经可以生活自理,但还是需要我随时随地的照顾。”85岁的秦怡口中的儿子,现在也已经是58岁了。

  1947年,中国“影帝”金焰与“四大名旦”之一秦怡在香港喜结良缘。翌年秦怡生下了儿子金捷。金捷从小是个聪敏内向的孩子,他从不惹父母亲操心,乖乖地上学,放学乖乖地做作业读书。秦怡夫妇二人忙自己的事业,常出国或到外景地拍片,一去就是10天半月的。儿子无人说话,无人倾诉,孤独开始向他袭来。 渐渐地,金捷远离同学,渐渐地不听老师的话了。他把家里的书乱涂乱画,涂画够了就撕。秦怡发现儿子的行为明显反常了,才焦急地将他送到医院,结果诊断患了急性轻度精神分裂症。自丈夫金焰1983年去世,一晃十几年,秦怡日复一日亲自照顾着金捷,每天为儿子买菜洗衣做饭放洗澡水。一个老人照顾着另一个准老人,此种情况是发生在眼前这位美妇人身上的真实生活。在岁月面前,秦怡不只是为中国拍摄了35部优秀电影的女明星,更是一个在磨难与幸福之间平衡舞蹈的胜利女人。她的美实在让人流泪。

  70岁的影迷崔丙伊说,“我看了你一辈子的电影,也从远处关心了你一辈子。今天美梦成真,有生之年亲眼看到你在我面前。就像祝福我自己的家人,我要祝愿你能一直如此坚强。”

  与故人之子惊喜相逢

  已故导演应云卫是当年引着秦怡走上演艺之路的伯乐。昨天,应云卫的儿子应大白听说秦怡来杭,特意赶来红人馆来见秦怡,秦怡非常高兴在红人馆里与应大白相逢,连声道“惊喜”。

  说起来,秦怡与杭州的应家渊源很长。秦怡真正做了一个职业演员,正是当年应云卫引的路。1941年7月,秦怡参加中华剧艺社,当时的社长应云卫慧眼识珠,他看中了秦怡:一是秦怡具备优秀演员的外形和气质,二是秦怡演戏认真、刻苦。他导演《中国万岁》时,秦怡在戏中只有“我也要去”四个字的台词,竟练了一百多遍。《大地回春》一脱稿,应云卫即安排秦怡担任主要角色黄树蕙。这个角色是一个民族资本家的女儿,日复一日受着阴险狡猾的丈夫的折磨,她心中虽有心爱的人,却不敢跳出牢笼去相爱。黄树蕙这个人物文静、善良、温柔太像秦怡本人了,备受丈夫折磨也恰似当年的秦怡。她扮演的这个近乎她本色的角色感动了观众。当时的评论界说新人秦怡扮演了一个活生生的黄树蕙。秦怡从此一炮打响。

  昨天应大白还随身带来了当年由他父亲执导、秦怡演女一号的电影《无名氏》的现场照。泛黄的照片上的秦怡仍是如此年轻,明艳照人,而手持照片的秦怡已是满头白发。当年在《无名氏》中演秦怡弟弟的应大白也已经70多岁了,一对故人回忆当年的种种情状,嗟叹之词自然难免,只是两人都是喜乐性情。一听大白说他已经有70岁了,秦怡打趣:“你不得了嘛(保养得这么年轻)!应大白马上“回击”: “你更可怕嘛,你看看你,都85岁啦!”引得众影迷会心大笑。

  寄语后辈“一颗心中有理想”

  问及秦怡对现今演艺圈的看法,秦怡说,自己跟现在年轻一代的演员接触不太多,只熟悉一些上影集团的年轻演员。不过她说,现在的年轻一代像章子怡、赵薇她们都很忙,忙着接各种各样的戏、演出还有一些商业活动,等档期有空隙,可能会选择一个地方去渡渡假,放松自己。这跟她当年拍戏当职业演员的状况很不同。

  日前,85岁的秦怡过的并不是“贻养天年”的生活,相反,“我忙得很,一天到晚,家里的电话不停响,至少每天有20通电话找我参加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让我去演那个‘名人’的角色,光接电话就挺忙!”去年一年,秦怡就出了10趟远门,去了美国、澳门、香港、云南、黑龙江、青岛、三亚等地,她数道,“有些是跟去年电影百年有关,有些是一些庆典、晚会,这些社会活动年轻演员不参加,”秦怡爽朗地开玩笑,“如果他们有时间参加,就不会找我们这些老演员了。”

  “对下一代青年演员的希望嘛,”秦怡思忖一下说,“不能笼统地说。不过像我到这个年纪,也从来不知道去抱怨岁月流逝,还想着以后怎么样,一心想着学外文学电脑,脑子里转的都是这种念头。作为年轻人,一颗心中要有理想,不能空虚,不能只有物质,每天做一点事,离理想近一点,就会高兴了。艰苦的生活很累,但不会疲劳不堪。吃过苦的人,才能捱得住岁月。”

  本报记者 韩晓军 摄影 陶玉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