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出价值观的底线
——陈振濂(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我感觉,“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作为理念是一直在要求的,但民族节操和处事为人方面以前说得不多。这次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
我感到其中的几点提得非常及时,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几个方面的指向,不仅是社会意义层面上的,更多地代表一种人本意义上的期望。与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相比,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为人们划出价值观的底线,这也是做人的底线。这几点所强调的个人节操与信义,在今天已经缺失得比较严重。我感觉,与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完全统一的。
“八荣八耻”关系到民族复兴
——李杰(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八荣八耻”的提出说明党和国家除了重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外,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为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
中华民族要复兴,应该加强道德建设,团结全国人民,形成一个道德体系。应该让共产党员来率先执行这个“八荣八耻”,以表率作用来带动全国人民,同时应该把“八荣八耻”跟法治建设的进程和社会公信力的建设结合起来。
构建良好的价值体系
——黄先钢(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我觉得荣辱观的提出确实很有现实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不好的风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举个很小的例子吧,比如说过马路闯红灯的问题,小学生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但现在就是有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相反,我老老实实地站在红灯面前,反而觉得挺难为情的,人家也会觉得很奇怪,觉得你介背的。
就文艺界来讲,也有进行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文艺本身就是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文艺工作者只有自身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才可能以这个荣辱观去塑造作品,影响大家。文艺创作的主流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现实生活有那么一部分作品,存在着错误的荣辱观。
不趋利市场经济发展不了,但不能为了发展经济,一味地趋利。什么为荣,什么为耻,基本的观念要搞清楚。知荣知耻,维护社会和谐
——谭劲松(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教授)
“八荣八耻”的提出与现代社会的需要有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渊源。作为一个公民,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最高的道理标准。在当前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公民一定要爱国。以服务人民为荣这一条对党员干部来说,其实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每个人生活在社会里,都可能为别人服务,也需要别人的服务。“我为人人”这种荣辱观在处理和谐关系时非常重要。也许市场经济容易导致个人主义,不强调这种道德观,社会氛围会被破坏,只有提倡“以服务人民为荣”,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才能维护人与人之间的长久和谐关系。
现在价值观多元了,更需要在公民中崇尚科学的风气。讲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现在各个单位也尤其需要团队精神,需要每个人有团结意识。任何人在社会中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想,社会才能更和谐。
构建道德的两个标杆
——王健敏(浙江省教科院普教所所长)
“荣,点出了道德的尊严;耻,明确了道德的底线。”“八荣八耻”构建了道德的两个标杆,明确了价值导向,让人们知道什么是道德的尊严,什么是羞耻。它是中国传统美德、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三维统一。
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八荣八耻”明晰了价值判断的标准——指出什么是是非、善恶、美丑。在多元背景下,价值判断的标准不能多元化。
“八荣八耻”也强调了道德的情感体验,即道德的尊严感和羞耻感。从学生德育来说,它关注他们内在道德建构机制的激活,实现学生道德主体性发展,入脑、入耳、入心,增强了德育的实效。
它也提供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规格。“八荣八耻”涉及政治、思想、道德和法律,使德育目标更为明确、具体和全面。
荣辱教育带给人力量
——郑祖泉(省委党校科研处研究员)
荣誉和耻辱是一对伦理学范畴的词语。今天的人认为“耻”是可耻的意思,但在伦理学中,“耻”实际上是褒义的,是“知耻”的意思,表示人产生一种羞辱感,并变得有力量。一个人有了耻辱感的话会像狮子一样扑向敌人,这无论在体育比赛中还是生活中都是一样的。
荣誉感指的是一种力量增强的自信感,它与维护社会秩序、与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斗争有关,前段时间人们对“杭州少女铜像被窃事件”体现的义愤就体现了众人的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