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每日新闻·视点
3  4  
PDF 版
· 长在田里的科学家
· 创新感言:
· 创新感言:
· 让农药变得更“绿色”
· 成果只能出在田里
· 只做单项冠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长在田里的科学家
记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张慧廉
■本报通讯员 王蕊
  人物名片

  张慧廉,1940年2月出生,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张慧廉从事杂交水稻科学研究30多年,是我国印水型杂交水稻的创始人,该水稻的广泛应用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主持完成的“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获得了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研不走寻常路

  张慧廉一直自称是个农民,一辈子在田里和水稻打交道。他开创的印水型杂交水稻在国内分布东至江浙、西达银川、北到河南南部、南至海南岛的全国大部分地区,国内的累计种植面积达到4亿亩以上,年推广应用面积占我国杂交水稻总面积的25%以上。

  张慧廉大学毕业以后就回到湖南家乡的公社农技站工作。而与杂交水稻结缘,要追溯到1974年。“当时县领导派我到海南岛向袁隆平先生学习杂交水稻的培育技术,我就这样踏上了研究杂交水稻的路。”提起当年往事,张慧廉依然历历在目。

  1973年,我国杂交水稻在海南培育成功,可很快被发现其自身有不少缺点。只有改造现有的杂交水稻,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张慧廉最初的想法是从栽培稻中找到新的不育细胞质,这个想法意味着他得走袁隆平先生原来从1964年到1970年一直没有走通的路。

  事实证明,这一条路虽艰难,但最终得到实践的肯定。

  产学研结合创佳绩

  在田里奋斗了几十年,张慧廉说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他与企业搞产学研合作,企业提供每年30万元的科研经费,成果出来以后,企业再负责全国范围内的营销,把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很快创造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张慧廉说现在既没有“前顾之虑”,也没有“后顾之忧”,他就全身心负责自己最为擅长的中间一段,创造新产品、新品种的工作。

  “科研和应用永远都是需要相互支持的,衔接的环节不畅通,就意味着相互需要的人相互找不到。这是很让人着急的事情。现在国家也提倡产学研相互结合,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更加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张慧廉虽然已逾花甲之年,但在这黄金时代,也变成了年富力强的“年轻人”。

  喜欢自驾车做驴友

  虽然每年都下田搞研究,张慧廉的身体却很好。每年冬天的“农闲”,他自己却一点也闲不下来,他给自己安排的休闲内容是旅游和摄影。

  “我的爱好很多,收藏瓷器、看武侠小说,但最喜欢美丽的大自然,所以喜欢旅游和摄影。摄影就是一个创作、创新的过程。我现在喜欢自驾游,看不出吧,我现在还是‘驴友’呢!”张慧廉笑盈盈地说。

  66岁的张慧廉,驾车却还和年轻人一样思维活跃、身手灵活。虽然常年盯着水稻一株一株地挑选,视力却仍然很好,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是有点远视,最适合驾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