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袁宝璟辞去他“来之不易”的银行工作,在北京怀柔注册建昊实业发展公司,启动资金20万元。其中,10万元用来买下优质“小黑麦”专利,5万元向农民租了300亩地,再支付化肥钱、农药钱、管理费、劳务费……袁宝璟老老实实地除草,安安心心地种地,实实在在地当了半年农民。半年之后,黑小麦成熟,麦种很快占领全国市场,袁宝璟掘出第一桶金,获利200多万元。
这个200万元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后
的真实数据。此后,建昊实业的资金链就开始充满传奇色彩。
袁宝璟并没有满足于小富即安,此后,他开始涉足利润和风险都非常大的股票、债券业。他凭借卖种子的钱杀入上海证券市场。他参与中国第一批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昊先后参股的企业有三九胃泰、四川蜀都大厦等,这些企业有些当时并不为人看好,很少有人进入,但袁宝璟进入了。
1994年是袁宝璟震惊海内外市场的一年。其时,国家的宏观调控已经开始,产权制度改革逐步铺开,那些严重亏损、经营不好的企业,被推入改组、兼并、拍卖等产权交易市场。他开始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和过人的资本运作手法,一口气吞下60多家企业。三年之内,建昊集团一蹿而红,袁宝璟成了远近闻名的“收购大王”。
袁宝璟有自己的办法:用51%的资金控制100%的资产,然后通过融资,延长资金链,再度出手。到1996年秋,建昊集团,资产总额已高达30个亿,负债率11%,拥有的下属企业达6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