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视点
3  4  
PDF 版
· 一生做了三件创新事
· 创新感言
· 人物名片
· 就为“值得”两个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生做了三件创新事
记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槱生
  去采访汪院士的那天,杭城阴雨连绵。踏着春雨,记者敲开了汪院士的家门,他早已等候在门口,连说“辛苦辛苦”。当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送给他,祝贺他获得省科技重大贡献奖时,他连忙说,“你们应该祝贺浙江大学荣获了这个奖,鲜花其实应该献给浙江大学啊!”

  78岁高龄的汪院士很有仙风道骨,他说他的一辈子都在浙大度过,从1945年入校读书后来又教书搞研究,到现在已经有61个年头了。

  第一 首创 第一

  我这一生做了三件事

  汪院士说,他平生在浙大做了三件他最为满意的事情。第一是参加双水内冷电机研究,在国际上首创双水内冷大型气轮发电机;第二是领导并负责研制成功全国第一台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第三是在浙大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电力电子技术本科专业,培养了国内电力电子行业的技术人才。

  “我从1958年开始跟随当时的郑光华教授和其他多位同志一起搞发电机研究,当时大型发电机很少,一年以后,我们研究的发电机容量提高了4倍,这在当时是不得了的事情。后来我们和上海电机厂合作制造了工业样机,并在全国推广开来。这个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谈起当年雄姿英发的创业年代,汪院士依然历历在目。

  交流 综合 出成果

  交叉口书写创新文章

  1958年以后,汪院士牵头研制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后来证明,应用电子手段产生中频技术,用大功率的电子设备代替发电机,开创了一个新学科。“以前电子专业的人主要搞弱电而不搞强电,而懂强电的人又不搞电子,无形中阻隔了学科之间的交流。我是学电气出身的,当时和电子、自动化的几个老师一起搞研究,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套,这样综合起来的团队才能产生个人难以达到的新成果。”汪院士对此深有体会。

  从1969年他们在浙大简陋的实验室里用刚做出来的一台中频电源化出第一炉钢,到后来全国开花广泛地应用,后来用于生产高强度钢筋等建筑材料。大功率电子设备代替发电机,不仅效率提高,自动化程度高,更重要的是,这一研究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再也不用依赖国外进口。据1992年统计,该技术已先后辐射到全国200多家中频电源制造厂,形成了全国3~4 亿的中频电源年产值。他在感应加热电源方面的成就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教委优秀科技成果奖、浙江省科技成果奖、中科院科技成果奖等。

  这些成绩,汪院士都谦虚地归结为集体钻研的成果,他一直认为工科研究,尤其是大型工程项目的特点,不是单独依靠某个人,而是集体共同努力的成绩。他笑着说想建议中国工程院设立“集体院士”的荣誉。

  虽然现在已经有78岁高龄,汪院士说他还没退休。“我现在虽然学校里去的不多,可每周要给学生开会,一起研究搞项目。我是主张学科交叉出新成果的,所以在我们自己学院里,也有小范围的学科交叉。”汪院士说的小范围,是浙大电气学院电气、电力电子、自动控制3个专业。

  入门 转行 热爱

  青春和律师擦肩而过

  60年痴迷科研,支持汪院士的动力是什么?汪院士笑着说,爱好就是第一动力。搞起研究来,即使不吃饭不睡觉,也不觉得辛苦。这点爱人王老师最有体会:“常常晚上我睡觉的时候他在工作间看资料,第二天我起床的时候他还在看,还以为他整夜没睡觉,不免担心。”

  谁也无法料想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对工科着迷的汪院士,遥想当年刚入浙大的时候,汪院士报考的竟然是法律专业,也差点入了法律这一行。

  1945年抗战胜利,浙江大学从贵州迁回杭州。汪院士一心想要读书,但因为已经错过了招考时间,只有当时新建的浙大法学院在杭招生。汪槱生马上报考。当时考试的题目是“徒法不足以治国、徒善不足以为政”论,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的他借用苏东坡写《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思路,参照历史,加以发挥,取前后汉对比,说明宽严之道在于适时应势,法律和道德不可偏废。这一篇头头是道、引经据典的文章得了高分,成了进浙大的敲门砖。

  读了一年以后,他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并不在法律,于是退学重新考入浙大电机系,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钻研了一辈子电工技术的汪院士一点没有后悔:“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便我后来成了所谓的大律师,也是一位痛苦的律师。”

  虽然最终和法律无缘,可汪院士对古文诗词的喜爱一直没有改变,前几年同班校友毕业50年聚会,汪院士还即兴填词一首《江城子》,

  当年风雨共寒窗,少年狂,最难忘。慈水钟山,学子共朝阳。记得西斋昏灯下,多少夜,断人肠。

  死生师友两茫茫,天一方,总惆怅。回首人生,剩有鬓如霜。难得今朝重聚首,西湖畔,诉衷肠。

  他把50年来母校情、同窗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近视 研究 麻烦

  “老顽固”的24吋显示器

  因为长时间的研究工作,汪院士不大锻炼身体,但现在胃口很好,身体也很健康,只是眼睛受到影响。“我原来就有深度近视,年纪大起来以后又有白内障。去年做过一次手术,但效果不理想。可电脑资料每天要看,视力现在是个麻烦。”汪院士说。

  汪院士的爱人王钟秀老师说,经常看到他眼睛几乎贴在显示器上看东西,家里两台电脑配的是19吋显示器,还是觉得字不够大。“我打算过几天去买个24吋的显示器,已经看好很久了,因为现在比较贵,我等它便宜一点就买回来。”汪院士笑着说。

  去年以前,汪院士基本上都是骑自行车去学校,后来眼睛不好了,家人不放心他骑车出门,自行车就送给了研究生。生活中的汪院士常常自己出去买买菜,可有一次穿马路,眼睛没看清楚,摔倒在地,在医院里缝了八针。这把学院领导吓坏了,以后就安排研究生接汪院士去学校。

  汪院士一双儿女都已在国外成家立业,平时只能电话联络。因为儿子学的也是电子,父子俩电话里更多的话题都和电子有关。反而是女儿来电话时,汪院士匆匆说几句关照生活的话,听筒交给爱人,就又钻入了工作室。做医生的女儿为此经常和母亲抱怨:我所有的病人都很听我的劝导,偏偏父亲一点听不进我的健康建议,真是老顽固。

  生活中的汪院士,是位可爱的老先生,他自称每天早起为夫人做早餐,最后却被王老师揭了底:他烧的早饭就是把牛奶和点心加加热,纯属没有“技术含量”的简单劳动。说完,两个人相视而笑。王老师开朗好动,汪院士稳重喜静,两个人琴瑟和谐,让人羡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