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献给越剧百年的生日派对
· 1600余人见证生日大典
· 百年历史灿烂缤纷
· 高峰论坛呼吁越剧时尚化
· 18个剧团排练27台大戏
· 小百花艺术中心昨奠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高峰论坛呼吁越剧时尚化
  本报讯 昨天,杭州举行了“中国越剧百年高峰论坛”,戏曲界的著名专家刘厚生、于平、应志良、高义龙等一一作了发言,茅威涛因要准备晚上演出,给每一位与会人员发了一份讲稿。

  昨天第一位发言的是原中国剧协主席、著名剧作家刘厚生,他与越剧自上世纪40年代起就结下渊源。他把走过100年的越剧比作将近20岁正如花似玉的妙龄女子。从越剧性格特征、成长之路说到如何巩固越剧的全国地位,替越剧考虑得十分周到。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很赞赏越剧“言说”的平民视角。希望走过百年的越剧不可忘“小歌班”时期贴近大众日常生活、心理及趣味的传统,不忘草台间的泥土芬芳。同时越剧也不能忘记改革,多做诸如《西厢记》这类“古典名著现代化”尝试。

  《中国越剧发展史》作者应志良认为,越剧历来以反映才子佳人见长,所以今后还要重视改编传统戏和新编古代戏,以扬越剧之长。“一个剧种如果不能表现现代生活,就只能作为‘戏曲的活化石’,”应志良提出,越剧要争取观众,更要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作为越剧发源地浙江,他建议在中小学普遍开设越剧欣赏课,编选一套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越剧教材。通过拍摄戏曲电视剧,让戏曲走近更多人。

  茅威涛从越剧表演、声腔和剧目三方面讲了她对越剧改革的理解。她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以前越剧的观众群主要是刚刚从农民脱胎而来的市民和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新移民,尤以教育水平偏低的女性观众为主,越剧儿女情长的爱情故事正适应了这批观众。但是现在,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观众格局发生了变化,越剧需要重新定位。她表示,他们会开拓各种题材,让越剧走向新时代的观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