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当今是市场经济时代,但我们依然会为一些刻骨铭心的精神盛宴而感慨嘘唏。从携妹求学的洪战辉、深山里的邮递员王顺友,到聋哑舞蹈演员邰丽华,都曾以自己独特的理由令国人感动不已。2006年3月24日,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论文答辩会上,白发苍苍、年逾七旬的洋博士雷文先生(Irving Levine),不仅感动了主持答辩的专家,也感动了与会听众。
感动我们的理由之一是他的求学经历。雷文先生1932年出生于纽约,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长期在纽约州法院工作,也曾在中国多所大学执教。2001年,他以六十九岁的高龄师从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田正平教授,从事中美教育文化交流的学习研究工作。在艰苦的五年博士生学习期间,雷文先生克服了种种困难力学不辍。雷文先生是普通的美国公民并非富翁,求学期间往返中美的开销所耗不菲,老伴为了照顾他的生活还时常来杭伴读,雷文先生主要依靠退休金和往日积蓄生活,这些费用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雷文先生虽然多次到中国,但语言文字上的阅读和沟通障碍依然不小。尽管如此,雷文先生还是出色地学完了博士生课程。当这位年逾七旬、银发飘飘的洋博士站到博士论文答辩会讲台上时,主持答辩会的专家们感动了,一位老教授说:我参加过许多次博士论文答辩会,但参加年逾七旬的美国博士生的论文答辩,平生还是第一次!
感动我们的理由之二是他的终身学习精神。“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世界流行教育思潮,我国也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主要是为了职业的升迁、生活的改善而不断进行在职学习。雷文先生来华求学时已年届七十,博士学位的获得对其职业升迁已无实际意义;所攻专业为中国教育史,亦非“利好”之学科。雷文先生那种超越功利的终身学习精神和他对知识执著追求的态度,是我们很多人欠缺的。
雷文先生感动我们的第三个理由是他的中国情怀。雷文先生的祖国无疑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强国,他之所以来华求学,完全是因为他对中国有独特的情怀。一方面,雷文先生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又有在我国多所高校工作的经历,博士论文专门研究中美教育交流问题。另一方面,雷文先生乐意结交许多普通的中国朋友,从洗衣店师傅、医生,到高校教师、博士班的同学。从精神追求到日常生活,雷文先生染上了浓浓的中国色彩。
作者为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