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4版:政要
3  4  
PDF 版
· 锋芒早露:似乎天生为政治而生
· 遭受打击: 如日中天时卷入丑闻
· 戈登·布朗:被“贷款”套牢
· 为布莱尔让路:顾全大局还是政治交易?
· 财政大臣:做到英国历史上最成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布莱尔让路:顾全大局还是政治交易?
  1979年大选时,28岁的他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在爱丁堡南选区竞选议员。不过,他输给了保守党候选人迈克尔·安克拉姆。安克拉姆后来成为保守党副领袖。

  1983年,布朗终于进入政坛,当选为东邓弗姆林选取议员。两年后,他成为反对党贸易和工业方面的发言人,此后又担任影子内阁的财政部第一副大臣、贸工大臣,最后于1992年担任影子财政大臣。

  1994年,时任工党领袖约翰·史密斯突发心脏病去世,一直表现抢眼的布朗成为接替史密斯担任党首的热门人选。但布朗不是唯一的热门候选人——同样年轻、同样才华横溢的布莱尔与布朗并称工党“金童”,具有很强竞争力。

  为了给工党争取更大胜算,避免党内竞争削弱工党在大选中支持率,彼得·曼德尔森和其他党内大佬说服布朗放弃与布莱尔竞争工党领导人。布朗最终同意退出竞争,从而成就了布莱尔的首相梦。

  当然,这并不是说布朗就放弃了自己的首相梦。布朗17岁就加入工党,在党内拥有深厚人脉。他主动放弃与布莱尔竞争,更是显示出识大体、顾大局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工党高层和普通党员的好感。

  不仅如此,布朗退出竞争并非没有条件。事实上,在英国政坛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即布莱尔与布朗当时达成了所谓“格拉尼它协定”。据说,布朗开始并没有死心,直到他亲自去找布莱尔面谈了一次才作罢。二人谈话的地点就在伦敦伊斯灵顿的“格拉尼它”餐馆,那是一种意大利冰淇淋的名字。

  这一协定的内容就是,如果布莱尔出任首相,在他第二任任期过半时把首相宝座交给布朗接掌。另一个版本的说法是,如果出任首相,布莱尔要把经济大权完全交给布朗掌管。而且布莱尔要在适当时候退休,让位给布朗。

  不论这个政治传言是真是假,布莱尔与布朗的关系的确是工党政治资产的核心部分。这么多年来,无论媒体有什么样的猜测,双布起码在公共场合一直保持团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