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春 姚雪贵 吴云水 吴晶
近百个竹制的雨伞骨架被瓶窑镇塘埠村64岁的刘有泉当宝贝似地在家藏了30多年。昨天,他抱着这一堆宝贝兴冲冲地找到了村干部,把在心里埋藏了三十年的创业计划摆上了桌面:重新恢复“余杭伞”传统工艺生产,为山民开发旅游商品,寻找新的致富路子。
刘有泉说,30多年前“余杭伞”用竹制骨架,纸或绸布作伞面,靠传统手工艺加工制作。随着市场上出现钢制骨架的晴雨两用伞,这种纸伞逐渐被淘汰。当时刘有泉就萌生了把这种传统工艺继承下去的念头,为此他四处寻找,最后在富阳找到一个生产竹制伞架的厂家,用几百元钱买回了100个雨伞竹制骨架。但由于没有掌握加工工艺,刘有泉只能保管好这批伞骨架,一搁就是30年。
在刘有泉看来,恢复“余杭伞”现在正是时候。“现在农家乐旅游在各地兴起,我想是不是可以利用这种传统的竹制纸伞,开发旅游商品。”刘有泉分析说。“一把竹制伞大概要用1.5公斤毛竹,而塘埠村毛竹资源丰富,通过加工竹制伞还能提高毛竹附加值,促使竹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