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6版:财富·新闻
3  4  
PDF 版
· 民企申办典当行再现“井喷”
· “蚊子叫板大象” 式的一次博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4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民企申办典当行再现“井喷”
  ■本报记者 罗凰凤

  

  本报讯 原定于2005年完成的第二批典当行准入审批,已于近日开闸,上海、北京等地已经审批完毕。虽然通过审批的典当行数量尚未公布,但据业内人士透露,本批增量起码占原总量的50%以上。在民间资本活跃的浙江,企业对此的期待也显得更加迫切。

  NO.1 火爆:典当申请热重现

  平时对网络不太感兴趣的余姚周先生最近对上网有点“痴迷”,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时间就是进入商务部网站,仔细浏览相关的政策和文件发布。“只想尽早知道消息,都等了好久了。”周先生是余姚一家民营实业公司的掌门,那个令他牵挂的消息,是他所申报的开办典当行的批文。和当地的很多中小企业主一样,早年他从小家电生产发家,后来也办过外贸公司,苦心经营积累了上千万元资本。“总想为资本增值再找个好出路。”于是,在去年掀起的典当热中,他也加入了这支申请大军中。

  很多排队等候的典当行正在期待中。“有8家企业的资料已经申报到商务部了,就等着最后的结果了。”在宁波市贸易局营销处办公室里,有关负责人向前来咨询的企业这么解释。

  由于典当行目前实行审批制,有限的名额使很多企业往往失望而归。尽管如此,民企的申报热度却越来越高。“特别是去年《典当行管理办法》出台后,关闭5年之久的典当业大门开启,申请开办典当行的一下子多了起来。”宁波市贸易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第一批宁波最终只批了3家,第二批申请的企业高达30多家,但鉴于指标有限,最后只上报了8家。浙江省拍卖行业协会负责人说,不仅仅在宁波,杭州、温州、台州等地也出现类似的“蜂拥”现象。

  在民资充裕的浙江,这种“井喷”状态自去年4月就已初见端倪。根据商务部报批的数据显示,2005年首批批准新增典当行451户,分支机构27个。其中浙江新增了29家——典当行25家、分支机构4家,在全国各省市中拔得头筹。

  NO.2 抱团:逐利新领域

  涌进这个行业的,几乎清一色的是民营资本。

  “典当业的税前利润率普遍在10%以上,而办一般的实业要达到这个水平比较难。”据杭州一家老牌典当行负责人说,在这种背景下,民间许多闲散的资金就突围介入典当行业,备受民间青睐的“抱团”形式也出现在典当行业中。

  今年初开始营业的台州一家典当行就很典型。它由当地8名股东组成,身份大多是中小企业老板,也有个别是个体工商户,凑足1500万元注册资本金后如愿以偿。据该典当行一名王姓合伙人介绍,合伙经营,不仅在资金筹集上比较方便,也便于多渠道开拓市场。这种现象在台州温岭、温州、宁波都很普遍,开典当行的起码有3人以上搭伙。

  在当前许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融资难的情况下,典当业被称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加油站”以及百姓资金周转救急的“中转站”,而庞大的资金需求也为典当业构筑了一个大市场,那些新进驻者的投资热情正是瞄准了这点。据统计,去年全省典当业典当金额(不含宁波市)76.97亿元,相当于全国500亿元典当总额的15%以上,杭州辖区内19家典当企业和4家分支机构共实现典当金额56.6亿元,同比增长35.1%。

  NO.3 挖潜:向专业化要新空间

  当然,典当行并非一个一本万利的行业,在较高回报的同时,也有高风险相伴而来。

  “扩容以后,利润空间可能会受到一些压缩。”浙江金宝典当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马斌斌这么分析。他说,一方面,看中当前融资这块巨大市场,部分银行也在逐渐给贷款松绑,比如在义乌,针对个人业务的零售业务银行试点即将启动;另一方面,审批“开闸”后,典当行将会急速扩容,这些都将会稀释典当市场的赢利水平。

  除此以外,出借资金的风险,还有经营上如误收风险、鉴定估价风险、绝当变现风险等,也隐隐给一些典当业后来者带来压力。“除了比拼经营规模、资本实力外,重点还应放在新领域的挖潜上。”国信典当负责人说。

  就在前不久,一个允许股权质押典当的批文让很多典当行嗅到了商机。“特别是固定资产优势不明显的高新企业,非常看好这块业务。”浙商典当行有关负责人透露,除了传统业务外,这些不动产典当将是今后的一大创新重点。

  另外,大力开拓某些重点领域如房地产类、机械类典当品种,提供特色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也是典当业挖潜的一个方向。如在国信典当行去年3000多笔的业务中,房产和汽车的业务数量虽然只有50笔,但涉及金额却在1/4以上。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